第161章 西出祁山无故人
苏太守生气,并不影响汉安军的心情;汉中民众爱死汉安军,终究留不住这些子弟兵,汉安军三日后,拔营而去。 临行前,为了表达对汉中郡热情款待的感谢之情,汉安军文书赵宓,还特地写给苏太守一封书信。 信中除了表达深深的感激之外,赵宓还千叮咛万嘱咐苏太守:等我军得胜回师之时,还望苏太守,能够一如既往的慷慨… 吕凯在信末附言:王师南归汉中曰,南郑不忘探苏翁! 王霸寄语:山一程,水一程,汉中,我看行。 甘宁留言:兴霸此生不为苏府奴,除非府君包吃还包住,四季有锦服,两位美姬天天替我浴足。 文呈赠言: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是夜,太守苏固吐血三斗… 又梦见被奴仆勒死的虞美人索命,遂大病一场。 ~~~~ 祁山道 此时,汉安军已过了勉县,正在一个叫“白水江”的地界上行军。 黎昆伤势不轻,无法履行“后军营营长”职务,由老刘暂时代替指挥。 这就是汉安军的优势所在了:将领换人,对作战效果影响不大。 黎敏自然是藏不住了,硬着头皮向文呈请罪; 汉安军中无大酱,黎敏这豆瓣酱也似的人物,也被任命为“骑兵营营长”,统领着新组建的八百骑兵。 拜单飏所赐,骑兵营一人双马,好不奢华! 骡马骑兵转换成战马骑兵,难度系数不大,汉安军很多军士,以前原本就是骑兵 ——骑着滇马打仗的步兵。 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益州哪有多少真正的战马,让你组建纯骑兵? 文呈下决心用战马替换掉骡马,主要是考虑到少数名族兄弟们的感受: 骡子兵上战场的时候,容易笑场! 试看,别人骑兵的马,在咴咴叫着冲锋,很有气势。 你这边倒好,几千头骡子在慢慢悠悠的冲锋,一边跑,一边还像驴一样“嗯哦嗯哦”叫着,还忽闪着两只大耳朵, 这就很容易把对方的骑兵,笑岔了气,从马背上跌下来。 ——这,很不公平的! 生在蜜罐中、长在红旗下的文呈,显然是一个极力追求“公平”的人。 ~~~~ 路上,文呈仰面八叉地躺在“专车”上,嘴里哼哼唧唧的唱着:“风沙吹老了岁月,吹不老我的思念,曾经多少个今夜,梦回秦关…” 一旁骑马的黎敏,小心翼翼地问:“二郎唱的啥曲调啊,怎么这么怪异呢?” 说是专车,其实装满了砖块似的茶饼,上面垫了几层采购来的野兽毛皮,然后铺上竹凉席,文呈便是躺在竹凉席上哼哼唧唧。 “黎营长,请注意你的言辞。” 文呈眼望深幽高邃的天空,感叹道:“这年头的天,真蓝啊!” “是啊,好心当驴肝肺,我真难啊。” 黎敏撅嘴:“二郎不想看见我,便直说了呗,扯天扯地做什么。” 思维不在一个频道上 黎敏藏在后军之中,文呈早就知道了:你当段八爷的情报处,难道是骗经费的? 又不是那种杂七杂八的协会。 文呈是看破,不说破而已 窗户纸,捅破了就没意思了。 好比美人出浴,你非得去扒了那层轻纱…满是黑梭梭的腿毛,足够给你留下永不磨灭的心理阴影,何苦呢? 文呈是真心感慨,这天空湛蓝湛蓝的,碧空如洗,纯净的让人觉得不真实。 后世,文呈也就是在新疆,才有过这么天高地阔的感受。 ~~~~ “王平,来来来,我教你唱歌。” 文呈斜躺着招招手:“此去西北,越走越荒凉,汉安儿郎,自古习惯了四季都山清水秀、温暖潮湿的环境,陡然到戈壁荒漠上,容易发疯,唱唱歌跳跳舞,缓解缓解压力。” 这倒不是文呈吹牛。 以前火车没提速的年代,经河西走廊、去往南疆的路上,受不了那种满目荒凉的人多了去了:火车上撒钱、跳窗户的都常见。 王平打马近前,小声道:“我唱歌荒腔走板的,不着调啊。” “噗嗤…”黎敏掩口而笑:“二郎唱歌不靠谱,小平平不着调,倒是绝配呢。” 王平羞的小脸通红,不敢搭话。 文指挥有召,王平不敢不从,只是将皮带勒的死死的… 后来王平见文指挥,好像并不贪男色,也没叫自己去喂耗子汁,这才彻底放下心。 眼前这位黎姑娘,总是叫自己“小平平”,打也打不过、惹又惹不起,王平只好认命,平日里,都尽量躲着黎敏。 文呈把王平带在身边,是想培养王平,这么听话的老实人,可不多了。 ~~~~ “狼烟起江山北望 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 千百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何惜百死报家国 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马蹄北去,人南望 人南望草青黄尘飞扬 我愿守土复开疆 堂堂中国要让四方 来贺!” 文呈自顾自嘶吼起来,只可惜感情是搭进去不少,奈何五音不全,海豚音掺杂破锣嗓,分贝又高,说不定还有蝙蝠般的超声波夹杂在其间,顿时引得周边的骡马、战马齐齐嘶鸣、躁动不已! 以至于数匹驴子,前蹄一跪,直接栽倒在一旁的土沟里面… ~~~~ “好!有气势!” “好,果真是军中豪迈冲云霄,此曲,使人听的犹似置身金戈铁马、忍不住弯弓射雕!” “妙啊,文司马引吭高歌一曲,竟使得万马奔腾,真乃豪杰也!” 甘宁、吕凯、赵宓等人,齐声夸赞。 弯弓射沙雕吧? 万马齐喑究可哀罢? 想骗我读书少,没门儿。 最可恶的是那几头毛驴,一点面子都不给留,今夜做驴rou火烧、驴板肠、卤驴rou、扒驴皮熬阿胶 ——她好我也好那种,纯的! ~~~~ 还是爬到塔尖好啊,无论你干啥,都会大把的人,跳出来替你贴金。 好比一本不知名的小说,创造出一个好段子,被经典引用,这部经典作品的读者们,绝对会鄙视那本不知名小说的作者:你咋如此无耻呢?模仿经典,无可厚非,你竟然抄袭经典作品里面的段子? 没有话语权,就别奢望.人.权了——最终解释权,归名气大的作品所有。 人人都记得玫瑰花,却不会想起旁边衬托了玫瑰花美丽的那些枝叶。 有“荷花仙子”,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荷叶侍女”。 ~~~~ 前来禀报军情的王霸,倒是不嫌弃文呈的破锣嗓,“咦,这曲调,有意思,够霸气!是啥歌啊?” “精忠报国。”文呈也不解释出处,只能委屈一下,那位满脸坑坑洼洼的帅哥了。 大不了以后我遇到姓屠的,不欺负他也就是了:抄人家的歌、再欺负人家的祖祖,不厚道。 赵宓道:“不若,将此歌教与全军传唱,提振士气?” “可!”吕凯附议:“此议甚善。” 不多时,汉安军中,响起豪迈的“马蹄北去人南望,人南望草青黄尘飞扬……”歌声。 自此,汉安军军歌,便是《精忠报国》,一唱就是千百年! ~~~~ “什么?”文呈听了王霸禀报的军情,诧异道:“羌人扒坟,泠徽的官军也在挖墓?” 原来,羌人在所经之地,满地挖坟掘墓,大肆搜刮金银财宝; 而泠徽率领的朝廷军队,也在干着同样的事儿! 文呈被气笑了:“不好好钻研如何改良农具、提升亩产,不去改进治理体系,却一股心思去研究古墓,那玩意儿,还能考据出花来?” 王霸笑道:“彼等哪是考据,不过是图利罢了。搜刮古墓,得以补充军资而已。” 这时候,都讲究一个“厚葬”:家主殡天之后,将他生前喜爱的物什、侍女、奴仆,都丢进大墓里殉葬; 有了如此多的侍女、奴仆陪着家主在地府里生活,当然得有强大的财力支撑。 于是,大批的金银珠宝,也被埋进墓道中。 造孽啊,宝贵的财富,就白白浪费在一座座阴森森的古墓中! 却浑然不顾世间上,万万蚁民们,为了十文、二十文钱,在苦苦挣扎… ~~~~ 王霸继续禀报:“皇埔嵩将军派军使过来,让我等速速前往西和接敌!阻止羌人继续挖坟掘墓。” “让锄头再挖会儿。” 文呈笑道:“不着急。让那些羌人去挖地,总比劫掠百姓强。” 王霸奇道:“这是何故耶?那羌人此举,极为失德,我等堂堂官军,何以不阻止他?” “羌人失德,那些豪墓主人,便是缺德了。”文呈说完,也不解释。 王霸生长在这个年代,不可能会理解“厚葬之风”,对整个天朝上国的数千年发展,造成了多严重的伤害! 王霸只会觉得:人家有钱,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又碍不到谁。 话虽如此,有一定道理,不过,那却是“小道”。 厚葬,将活生生的牛马殉葬,用它们去耕地,能养活多少人?一口rou汤,又能救活多少饿殍? 用侍女、奴仆们殉葬,在这个夭折、早逝司空见惯的时代,养五个孩子,未必能有三个孩子,能够顺顺利利长大… 好不容易养的孩子,需要倾注多少精力、多少财富在他的身上? 人家的父母,含辛茹苦将儿女养育成人,就是用来,给那些世家豪强们殉葬用的? 大量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就这样轻易而举的被浪费掉。 上行下效,原本就贫苦的底层民众,哪怕是卖地卖房卖身,也得将父母“厚葬”,否则,会被人戳脊梁骨的! 富人厚葬,要钱;穷人厚葬,要命! ~~~~ 无数的稀有金属,用无数的人力开采、提炼出来,又被埋进黄土中锈蚀,造成世间通货紧缩、钱币不足。 反过来,流通性不足,又使得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明代以前,没有大量的海外白银流入,造成明代之前的历朝历代,都深受货币短缺之苦! 用绢帛、用粮食,甚至用野兽毛皮替代货币使用,又进一步造成商品流通受限、造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穷到极处,民众是会造反的! 反观我们天朝上国的历史,就是一部苦难史、饥饿史、造反史… 难怪有人说:我们没有历史,不过是一个又一个朝代的不断重复而已… 挖吧,挖的白茫茫一片,干干净净才好呢,免得白白养活后世那么多吃闲饭的“砖家”。 挖的狠了,才能止住厚葬之风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埋葬无罪;厚葬,就是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