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打仗就是打后勤
方略定下来了,接着就是开始进行一系列,出征前的的准备工作。 巴蜀有大量的柑橘,没有太好的保鲜手段,就只能将蜡烛融化,与滚水搅拌均匀以后,将橘子迅速浸一下,立马拿出来。 这样,就在橘子表面上,形成一层薄薄的保护层,相当于后世的水果“打蜡”;可以延长保质期。 还有就是切片,摊开在竹篱笆上面,放进陶窑里面烘干,做成干橘子片,给军士们泡水喝,补充维生素。 腊rou、香肠、腊鱼、风干鸡鸭…… ~~~~ 这次出征,文呈估计那时日不会短。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判断,文呈是基于羌人部落,实在是太多了! 其占据的地盘从四川、青海、甘肃、宁夏,到陕西山西,都有羌人部落分布其间… 也就是从益州、吐蕃、凉州、司隶、到并州都有羌人; 银川,有先零羌、牢羌、罕种羌; 榆林、延安、离石那边,是虔人羌、氐羌、全无羌的地盘; 武都礼县一带,是参狼羌、白马羌; 天水、平襄一带,是巩唐羌、鸟吾羌… 如此多的羌人,一会儿你反、一会他闹腾,压下葫芦冒出瓢,没完没了! 幸亏有龚虹 跟羌人打群架,板楯蛮最是有经验,正所谓:一物降一物。 最让文呈担心的,其实并不是与羌人作战…山林里面干架,巴蜀人会虚谁? 翻山越岭钻老林,川芎…川兄谦虚一声:哥的本事一般般,一块药疙瘩罢了。 绝对没人敢说:哦,看来我比你厉害一些…信不信川芎能把你打的跟黄莲一样苦? 至于甘凉州一代的羌人骑兵,文呈也没太当回事儿:迟早要面对北地骑兵,先拿属于二流的羌人骑兵练胆,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连羌人都干不过,大家早死早投胎罢,还空谈什么征服星辰大海! ~~~~ 后世在红旗下长大的文呈,跑遍了这些地方;脑子里自带大致的区域地图。 文呈明白,这些川军将要面对的、真正的最大敌人,并不是这些蛮夷; 而是北方寒冷干燥的气候、是水土不服、是各种疾病; 还有就是后勤保障,才是最大的困难! 朝廷好不容易抓壮丁,揪住了一支敢打、能打的巴蜀兵,不可能,会轻易放自己回益州休整的… 至于后勤保障,休想指望,这个被蛀虫啃噬的千疮百孔的朝廷了,靠不住的。 杨家将、折家军、种家军、戚家军、卢象升、秦良玉… 多少活生生的后世之师,他们的悲催下场,你让文呈如何敢相信朝堂那帮人? ~~~~ “得加紧建造四轮马车。” 李恢也担心汉安军出征,会旷日持久,后勤物资上,一定要多带一些。 四轮马车,最难的是“转向架”,涉及到轴承制造技术。 现在雷公山那边,用两个钢圆盘、中间铺上圆柱形钢条,两个钢圆盘再扣上、密封;灌入油脂润滑,做出来简易版的轴承,将就着能用。 两轮马车,载重量不过千把斤;而四轮马车,最少可以拉两千斤以上,速度也更快、更平稳。 “多做炒米,把牛羊rou加进去,烘干。” 文呈想起后世的「油茶」、「炒米」,开口道:“这样有油水、容易保存,而且携带的多!” 赵正一边记录,一边说:“此去司隶地区,先就近取食;本部携带的粮草,尽量存起来。如若有可能,在关内再采买制作一些,勿必做到有备无患才好。” 文呈点点头:“的确如此。人穷志短马瘦毛长,若是到时候,大军粮草不济,又上哪里去求人?” “存心方便为长者,虑事周全是能人;二位不愧是吾之萧何、曹参啊!”文呈感慨道。 李恢笑道:“哈哈哈,文君廖赞了;拾遗补缺、查堪疏漏,乃是我等分内之事;倒是文君高屋建瓴、胸有沟壑,让我等钦佩不已啊!” 文呈笑笑:“咱们就别互夸了,相互吹捧共同提高;再夸下去,自己都觉得…那是说的我吗?” “哈哈哈!”众人皆大笑不止… ~~~~ 汉安、南安县有“养猪场”、“养鸡场”、“鸭棚子”,都是隶奴们在打理; 由除了奴籍的「小组长」,带领一帮尚未除籍的隶奴们,养了无数的麻鸭、鸡鹅、猪羊。 此举,并不仅仅是单纯的为了获取rou食、获得肥料,更重要的是为了:防范蝗灾! 汉代的灾害很多,蝗灾的危害性,无疑是最大的… 至于旱灾,两县正在大量修筑小水坝、蓄水池、沟渠,尽量做到有备无患。 隶奴们再干上一年半载,都会陆陆续续去除奴籍,成为自由人、成为“养殖场”的雇工。 到时候,能够分到属于自己茅草房、有工钱可拿。 现在一个个的干劲十足,鸡鸭成群;这个时代,河沟池塘里面的田螺、河蚌、麻虾、小螃蟹、小贝壳多的要命,养殖成本并不高。 只不过捕捞水产的技术,实在是太落后,白白浪费了河沟、水田里的鱼虾。 各自捕捞工具落后、渔网的质量也不行 麻绳浸泡桐油做的渔网,一旦下水之后,沉的要命,很难拉起来;这就使得渔夫们,在制作渔网的时候,不敢做的太大,撒出去,不过是方圆一丈大小。 渔网的使用寿命也短,用不了多久,就会变得酥脆而断裂。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其实并不是偷懒,在那个时代里,是非常正确的姿势… 不考虑时代背景、不考虑技术的局限性,都是耍流氓。 因陋就简,文呈教大家,使用他儿时经常用的“迷魂阵”捉鱼:用竹竿、篾片在河边编织迷魂阵; 用竹编的“鸡罩”、“拖筢”等器具,在浅水湾、水田里捞鱼… 这些举措,使得两县的渔获大增,也给养殖业省下了不少粮食… 李恢就让人制作了不少腊鱼、板鸭、风干鸡,用作军粮。 ~~~~ “三江王爷,” 文呈笑呵呵对龚虹说道:“王爷你可还习惯,如今的生活?” 龚虹哈哈大笑:“可不敢当文大人一句「王爷」!我如今是闲散五等爵,比黎昆那龟儿子的「秉鋒」爵,还低…不值钱的;文大人若是掏上个八百贯钱,我将此爵位,卖与文大人如何?” “去去去,八百贯买你的五等武功爵?我还不如买rou吃呢,五花rou它不香吗?” 文呈也笑了,“文景之治时期,捐点粮食就能混一个爵位;世祖那阵,捐六百贯钱,就能买到了。闲散武功爵,这玩意儿,你当是古董……越老越值钱么?” 龚虹也笑,满脸自嘲:“什么夷姓七大王、什么五等爵,都是屁!还不如在汉安,当个小小的啬夫舒坦哩!” 龚虹如今,是雷公山乡的新任啬夫,黎昆自动让位,他已经看不上那升斗小吏的冠戴了; 如今黎昆正在一边拼命练兵,想跟着文呈出去博前程、一边投资新型亭台周边,各种商业房地产开发… 一手抓权,一手抓钱,前后爪爪都不得空、两只手都硬的很! 将龚虹的部落,打乱安置,再将他本人,放在凛君蛮的地盘上当官,龚虹再也不敢造次。 虽说从“三江王”,陡然降成了小小的乡啬夫… 可架不住雷公山乡有钱啊 龚虹如今,是天天小酒喝着、小曲儿哼着、羊rou狗rou啃着,那小日子过得… “龚啬夫过的高兴就好!” 文呈脸色一正:“有一件事,可否请龚啬夫帮忙?” 龚虹赶紧放下茶杯,应声道:“文大人这话,折煞我也,尽管吩咐就是了,还用与下官客气?” “能否烦劳你走一趟牂牁郡「zang.ke」,招募一些你的族人,加入汉安军?”文呈问。 牂牁郡,重庆贵州、古夜郎国一带,下辖十七个县,聚集着板楯蛮族人不少。 文呈准备招募一些板楯蛮人,充当收拾羌人的打手…… 便宜,而且专业! “嘶…先前文大人,挑去那五千精壮,还不够用吗?”龚虹闻言大吃一惊。 汉安县兵有四千之众,黎昆、钱封那边精挑细选出来三千人马;小小一个汉安县,竟然养了一万二的精兵… 加上南安县那边,还有两千多人马、听说老君山里面,也藏着掖着点东西… 这是,这是要干啥子大事? ——老子好不容易不造反了、准备安安静静做个吃货养老; 这文大人,嘶…格老子的,所图甚大哦! 还是读书人狠呐!看看人家造反,手笔真特么大…… 这就是冤枉文呈了:当今天子汉灵帝,好像玩腻了“让宫女穿开裆裤”的游戏、也没心思写书了。 如今,汉灵帝开始学着做生意:批发官帽。 得来的大量钱帛,灵帝除了维持他没羞没臊的奢华生活,其余的钱,都攒起来——似乎,汉灵帝意识到了:手中无兵权,一切都是虾扯蛋! 治理体系,掌控在文人世家手中; 舆论高地,被世家高门占据; 兵权,大多数时候,都是外戚掌控; 如今的灵帝更悲催:手中连兵权都没有! 何进何大将军,现在还在司隶镀金、还没当上大将军。 文呈通过方殷大师送来的情报、通过自己可怜的历史知识,忽然明白了:汉灵帝,这是在开始准备建立“西苑八校尉”呢! 估摸着,灵帝此时,其建军计划,还属于“腹稿”阶段,只具备了一个模糊的想法而已。 再看看罢,说不定,这大汉,还能抢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