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失城
襄州北门,城墙之上,杨其钰凝眉远眺,一片漆黑之中,透露出几分诡异,令他心神十分不安。 “将军,可是有何异常?” 见到将军凝眉之态,身旁亲卫上前警惕问道。 “无事。” “或许是之前饮酒过量,有些头昏眼花。” 杨其钰轻轻摇了摇头,难道,真的是他自己太过于多心? “我们回去吧。” 襄州城地势如此险要,城高且墙厚,有如铁打一般,他理应放心,无需太过于小心谨慎。 “是,将军。” 亲卫躬身领命,紧随杨其钰脚步走下城墙。 * 汉水,路过襄州,渺渺流向东南。 一艘一艘小舢板,在漆黑夜色掩护之下,结队跨江而来。 昂首立于船头的柳元,身披明光铠甲威武不凡。周围虽是一片漆黑,依旧令他显得十分耀眼。 “柳将军,今夜过后,封侯可期。” “将军之名,必将震惊天下,载入史册。” “小人在此,提前恭贺将军。” 立于他身旁的黑衣之人,略显几分悠闲,向柳元说道。 “诸事未定,一切言之过早。” “柳某统军多年,战场之上,瞬息万变,未到最后一刻,绝对不可掉以轻心。” “待今夜取了襄州之后,再作恭贺不迟。” 柳元却是并未飘然,心中虽已知晓,今夜破城已是十拿九稳。可是战场之上,身为一军之首,容不得他有半点松懈。他需要为手底之下,这一万兄弟负责。 “将军倒是足够谨慎。” “如此也好。” 黑衣人点了点头,不再多言。 * 夜色渐深,襄州府衙,知府马志锋依旧坐在主位之上自斟自饮,只是此刻,他却是有些心不在焉。 “老赵,几更天了?” 马志锋放下酒杯,偏头向候在一旁的老仆问道。 “回老爷,已经三更天了。” 老赵躬身,对马志锋答道。刚刚梆声已过,“平安无事”喊声已去,三更已来。 “下去安排吧。” “是。” 今夜,似乎有些格外漫长。马志锋坐立不安,他一边饮酒一边在想,做了如此选择,究竟是对还是错? * “杀。” 百名身着黑衣之人,忽然从黑暗巷口之内杀出,直奔襄州城北门之处而来。 “嗖嗖嗖。” 百支手弩齐射,弩箭瞬息而至,肆意收割着北门附近襄州守军性命。 “敌袭,敌袭,敌袭!” “呃。” 原本已经有了些许困意的襄州守军,瞬间惊醒。可是还未等到他们紧握手中兵器,密密麻麻的弩箭便已经接踵而来。 襄州守军被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有些措手不及,接二连三倒下,犹如收割小麦一般。 “杀,一个不留。” 为首的黑衣人,一身血迹斑斑,高声下令。 “是。” 北门之处的襄州守军,不过几百余人,一轮一轮弩箭过后,能站立之人已经所剩无几,他们靠在一起,做最后抵抗。可是,面对一群冷静噬血的黑衣人,他们的顽强抵抗注定徒劳无功,仅有几息过后,所有北门守军便已经全军覆没。 此时,这里已经尸横遍地,散发出十分浓烈的血腥之气。 “打开城门。” “放下吊桥。” “发出火号。” “咯吱,咯吱。” 城门缓缓打开,吊桥缓缓落下,此时的襄州城,已经完全变成了一座毫不设防的城池。 * “将军,将军,将军!” 门外传来急切呼声,令刚刚睡去的杨其钰瞬间惊醒,他浑身冒着冷汗,脑子略显昏沉。 “将军,敌袭!” “北门失守。” 闻听门外亲卫大喊,杨其钰急忙起身而出。望着身前惊慌焦急的亲卫,杨其钰自身睡意与酒意,刹那消散。 “你说什么?” “再说一遍?” 杨其钰面目狰狞,用力抓着亲卫肩膀大声吼道。他简直无法相信,亲卫刚才所言。 “将军,城中早有内应。” “北门已失,恐怕,城外埋伏以待的敌军,此刻怕是已经杀入城中。” 望着眼前万分震惊的杨其钰,亲卫感到绝望,沉声答道。 “呼。” 杨其钰闻言,重重吐了一口气。 “速速取我兵器。” “准备迎敌。” “襄州城,不容有失。” 短暂震惊过后,杨其钰迅速恢复冷静。如此一幕,此前在他心中已经早有预料。襄州,乃是四战之地。西晋,大齐两国,早就已经对襄州城垂涎三尺有余。襄州之地战起,乃是意料之中,迟早之事。 * “柳将军,吊桥已落,城门已开。” “余下时间,皆是将军的挥刀舞台。” 襄州城北门之外,万余大军列阵在此,肃杀之气冲破夜空,随时准备发起致命进攻。 “兄弟们,建功立业尽在今日。” “拿下襄州城,本将军在城中请你们喝酒,吃rou。” “杀。” 柳元抽出腰间战刀,指向城门所在,大声吼道。 “杀,杀,杀。” 万余兵卒,竞相冲向城门,杀入城中。 “迎敌,迎敌,迎敌。” 杀入城中的西晋军,很快便与支援而来的襄州守军碰撞到了一起。狭窄的街道,令两军战阵瞬间打散,转变成为街头巷战。 “弓弩手。” “放。” “嗖嗖嗖。” 一支支箭矢脱离弓弩,没入人群之中,一瞬之间,便已经有上百人命丧于此。 “驾。” 杨其钰面无表情,拍马而来。此时,襄州守军已经被打得节节败退,仿佛随时将要溃败。 “将军来了。” “将军,将军。” 一众襄州守军,甲胃皆染血,显得万分凄惨。如今见到自家将军赶赴战场,顿时好似找到心骨。 “无需慌张。” “速速退至南门。” 杨其钰大吼一声,冲向敌军杀去,他紧握手中长戟,顺势一扫,顿时鲜血飞溅,击飞出去十几名西晋兵卒,断肢残臂触目皆是。 “撤撤撤。” 襄州守军,见到将军有如神助,一骑横扫,仿佛看见曙光一般。所有兵卒忍受伤痛,缓缓从街头撤离,奔赴南门而去。 “杀。” 冲入西晋军之中的杨其钰,横扫无敌,所有西晋兵卒,无人胆敢靠近他周身三丈之内。 “驾。” 杨其钰环顾街头,见到手下兄弟已经竞相撤退,他也不再继续恋战。他猛拉手中缰绳,战马高高跃起,瞬间冲破敌军,扬长而去。望着杨其钰战马离去的背影,西晋兵卒胆战心惊,这仅仅只有片刻功夫,已经有百余兵卒命丧于他的长戟之下。 * 襄州城南门,立于墙头的杨其钰,望着城墙之下,密密麻麻的西晋兵卒,内心虽然充满绝望,但是却没有半分害怕。襄州城,此时已经三门尽失,仅剩南门尚在苟延残喘。五千襄州守军,如今城墙之上可战之兵,仅仅余下一千。 “四千大好儿郎。” 杨其钰虎目含泪,这名曾经身中数刀,也未曾流泪的铁血将军,此时,却是悲痛不已,黯然落泪。 “杨兄可在?” 西晋兵卒军阵,忽然打开一条道路。三名身影缓缓自军阵之中而来,其中一人,杨其钰无比熟悉,便是襄州知府马志锋。 “贼子,不得好死!” “你竟敢卖国求荣?” 杨其钰见到马志锋出现于此,第一时间破口大骂。邀他赴宴,偷袭北门,这所有一切,皆是马志锋手笔。 “杨兄,此言差矣,马某不敢苟同。” “所谓,良禽择木而栖。” “马某只不过是做了正确选择而已。” “杨兄,你我共事多年,马某不希望你命丧于此,何不与我一路,追随柳将军,投奔西晋,共享荣华富贵?” 马志锋昂首立于城墙之下,侃侃而谈。 “我呸。” “不要脸面的东西。” “杨其钰羞于与你为伍。” 杨其钰呸了一口,对他大骂。要他投降?卖国求荣?如此万般不可能。 “杨将军,柳元有礼。” “久闻杨将军之威名,今日足以得见,三生有幸。” “杨将军勇冠三军,何不投奔于我西晋?我朝圣上礼贤下士,想来,凭借杨将军之才,升官封爵不在话下。” “你我兄弟还可联手,一起戮战天下?如此可好?” 柳元走上前来,拱手行礼,对杨其钰劝说道。虽然是敌军,却是豪气十足,尽显风度。 “无需再多废话,要战便战。” “杨某生在南楚,死亦死在南楚。” 杨其钰紧握手中长戟,大声吼道。 “兄弟们,你们可是怕吗?” “能与将军同行,我等不怕。” 所有残余襄州守军,竞相单膝跪地,整齐划一大声喊道,声势震天。 “很好,能有诸位兄弟为伴,黄泉路上,杨某并不寂寞。” “此生,能得一众如此兄弟,杨某之幸。” “兄弟们,随我,杀。” “杀。” 所有襄州守军,面对万余敌军,皆是视死如归,犹如飞蛾扑火。 “放箭。” “杀,一个不留。” 柳元稍显无奈,他紧闭双眼,下达命令。 “嗖嗖嗖。”万箭齐发,穿透夜空。 “呃。” 几支箭矢,破空而来,射中杨其钰前胸,令他发出一声闷哼。他凝目环顾四周,发现一众兄弟皆以倒地不起,离他而去,只余下他一人而已。 “杨其钰,罪人。” “杨其钰,对不起兄弟们!” “杨其钰,愧对南楚!” “啊!” 他用尽自身最后一丝气力,将手中长戟狠狠插入地砖之中,之后,闭上了双眼。直到死去,他的身体也没有倒下。 “将他厚葬。” 柳元缓缓睁开双眼,望着墙头之上,杨其钰屹立不倒的身影,大声下令。所有西晋兵卒,皆是万分敬佩,自发对他抱拳行着军礼。如此英雄人物,值得他们尊敬礼遇。 “将军,马某如何安排?” 一道十分突兀的声音在柳元耳畔响起,打破了此时此地,万分肃穆。 “亲卫,送马知府一家渡江,回归西晋。” 柳元偏头,对身旁亲卫下令。只是在他眼角之处,蕴藏一丝隐晦,马志锋却是并未发现。 “诺。” * 汉水之上,一艘官船,自南向北,乘风破浪。马志锋一家数口,尽皆在这艘官船之中。 “老赵,你说。” “待我到了西晋,将会受到怎样封赏?” 马志峰此刻面色兴奋,充满期待,向身旁老赵问道。 “老爷,依老奴来看。” “怕是至少也是一个巡抚。” 老赵面色同样兴奋,老爷得以高升,他也自然跟着水涨船高。 “哈哈哈哈。” “那就借你吉言。” 马志锋哈哈大笑,兴奋溢于言表,他拾起桌上酒杯,一饮而尽。 “船沉了,船沉了,船沉了。” 舱外,传来随行家眷们惊慌失措的呼喊之声。 船上一众西晋兵卒,早就已经消失不见,只余下马志锋一家老小,彷徨无助的看着缓缓下沉的官船。 马志锋望着脚下滔滔江水,他无论如何也是想不明白。 “为何?” “???” 没有人,告诉他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