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六章 朝鲜安南(四)
汉元1836第七百二十六章朝鲜安南朴安泰的话成功地将朝鲜君臣全都吓到了,见此,朴安泰赶忙再补一刀。 “大王可知臣所乘坐的海军战舰,从天津到全罗只用了一天时间,大王试想,如果大汉要消灭我朝鲜,那简直是易如反掌啊。” “臣真是因为考虑到这一点,这才专程请缨回来劝说大王,避免大王做出什么不智之举。” “大汉天子已经说了,为了让大王放心,等大王封爵之后,如果大王家族有年纪合适的美貌女子,可以作为大汉贵妃,到时两家便是亲家,大王也就不用担心了。” 李倧面色发苦,再怎么说,这也是丢掉了自家的王位啊。 朝鲜王的领议政安在政急忙问道: “不知道大汉天子属意谁来做朝鲜国王?” 李倧差点儿没有直接吐血,寡人还坐在这儿,你们就要直接问谁来当朝鲜王了,你们眼里还有没有寡人。 瞬间李倧也明白了自己的处境,大汉如此优渥的条件一出,如果朝鲜还是当初繁盛之时,这自然不是问题。 但是看看现在只能龟缩在全罗南道的自己等人,李倧心中长叹一声,再也没了什么念想。 似乎,去大汉当个公爵也不错? 如果大汉果真有朴安泰说的那么好的话。 朴安泰听到安在政问话,面上顿时一喜。 “大汉天子属意韩嗣王锡贤为朝鲜王,韩王王妃便是前明长平公主,乃是真正的高贵血脉。” 安在政等人的脸上纷纷露出笑容。 只是大家看到李倧时,顿时又觉得有些尴尬了。 李倧有气无力地挥挥手,“寡人无能,不能使天下安宁,便按天朝上国的意思办吧,但务必保得我朝鲜百姓。” “大王” “大王圣明” 安在政等人挤出了几滴眼泪。 元武二年十月二十日。 皇极殿中,刘锡命一脸兴奋地向群臣宣布道: “朕决定,册封韩嗣王为韩亲王,领兵四万收复朝鲜,册封越嗣王为越亲王,领兵四万收复安南。”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三日之后。 北京城南郊,一片军旗飞扬。 刘锡命一脸感叹地握着刘锡贤和刘锡安的手,“此去万里迢迢,你二人各自保重,你们身负我大汉皇室的荣誉,务必使朝鲜和安南安定。” “谢皇兄恩典,臣等刻不敢忘。” “大军出发” 随着一套送行的礼仪做完,刘锡贤和刘锡安两人终于踏上了自己的征程。 朝鲜京畿道。 好不容易修整了一年多的满清上下再次迎来了噩耗。 “摄政王,汉人又打过来了,这次他们打的是韩王旗号,说是要收复朝鲜。” “汉人欺人太甚!” 多尔衮仰天长怒。 “轰”、“轰” 满清上下经过一年的征战,在朝鲜人身上得到了极大的信心。 听说汉军来攻,多尔衮竟然还敢据城自守。 汉城城外,带领大军渡海来攻的刘锡贤看着汉军炮兵阵地露出了笑容。 韩王府长史闻煜也捋须大笑,“大王率兵亲征,正需要在朝鲜立下威名,没想到诸申如此配合,看来还要给他们发一个奖章呢。” 刘锡贤仰天大笑,“皇兄以朝鲜托付于寡人,寡人自当尽力而为,诸申肆意杀戮我朝鲜国民,传令下去,凡遇诸申,杀无赦。” “喏” 在汉军猛烈的炮火当中,汉城城墙没能坚持住半个小时。 “杀” 等到身着大红军装的汉军轰然冲入城中,多尔衮等人这才想起汉军的凶残。 满清上下不得不再次开启了转移模式。 手持龙骧四式新型火枪的汉军士兵不断在城中杀戮着诸申的士兵,而汉城中的朝鲜百姓却开始沸腾起来了。 “杀诸申” 在朝鲜士绅的带领下,汉城百姓欢呼着拿起锄头、镰刀加入了汉军的战斗当中。 只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这些往日里在朝鲜百姓看来无法战胜的凶恶诸申人就被汉军打的抱头鼠窜。 汉城,光复。 渡海而来的汉军犹如旋风一般,整个四万人的大军以汉城为基地,分成六个方向全力进攻,整个朝鲜一下子都陷入了战火当中。 由于有朴安泰等朝鲜大臣的配合,汉军对于接手朝鲜地方毫无阻力,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朝鲜已经基本光复。 朝鲜北部,咸镜南道的一处山坳中,多尔衮带着几万诸申老幼欲哭无泪。 “父汗,你为什么要攻打大明,我是我大清的罪人呐。” “砰” 从树林中射出来的一颗子弹在多尔衮的脑袋上爆开,直接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杀” 汉军冲天的喊杀声在群山中响起,数千汉军士兵从四面八方冲入诸申躲藏的山谷中。 山谷中顿时传来一阵阵凄惨的哭喊声。 曾经肆虐大明和朝鲜的满清全数阵亡。 元武三年元月二十七日。 汉城城外,朝鲜上下迎来了大汉的使臣。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朝鲜李氏因不能保民太平,自请削去王位,朕以天下共主之身宣告,接受朝鲜李氏请求,封为大汉顺国公。 另封韩王刘锡贤为朝鲜国王,赐仪仗、玉玺,准其建社稷宗庙,总领朝鲜13道,朝鲜军民悉当听从,钦此。” “臣,朝鲜国王刘锡贤谢陛下隆恩。” “天子万岁万岁万万岁” 汉城城外,无论汉人还是朝鲜人全都响起了一阵冲天的欢呼声。 自今日起,朝鲜便是大汉皇室体系中的一员了。 朝鲜也真正成为了华夏的兄弟之国,小中华之名更是被大汉天子亲口点名,这已经足够朝鲜八百万百姓欢呼雀跃。 在场的还有一个特殊的人存在。 一队打着大明旗号,立有国王仪仗的队伍从大汉天使中走出,领头那人正是大明正兴王朱慈烺。 朱慈烺在大汉使者面前跪倒,听他宣旨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再申高祖白马之盟,非我刘氏者不得为王,然朱明慈烺,自承明统,虽失天命,朕不绝其国,今起册封朱慈烺为明国国王,封地耽罗岛,忘其砥砺自醒,勿忘我大汉之德。” “臣,明国国王朱慈烺谢陛下隆恩。” 已经被软禁了几年的朱慈烺这回总算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刘锡命果然保守他的承诺。 如此一来,大明国祚虽然没了,但是至少宗庙保全下来,对于朱慈烺来说已经可以告慰祖宗了。 按照大汉新的朝贡制度,明国也是大汉朝贡体系的一员。 虽然明国向大汉皇帝称臣,但是其他的国格可是一样的,朱慈烺也可以顺理成章地回到中原祭奠先祖。 这条消息一出,大汉朝野内最后仅存的一些大明遗老遗少也都改变了态度。 我大汉皇帝果然胸怀四海。 就在朝鲜刘氏王朝建国的同时,在安南的张献忠也迎来了他生命的落幕。 深夜,看着钟玉和带领一帮黑衣人潜入自己的帐篷拿手枪顶住自己的脑袋,张献忠暴怒了。 “俺老张对你不薄,你竟然敢吃里扒外。” 钟玉和疯狂大笑,“哈哈哈,吃里扒外,老子本来就是大汉旧臣,不过是在你这里潜伏卧底罢了。” “如今越王的大军已经埋伏在了大营四周,只要你一死,这安南就算是安定下来了,被你杀戮的百姓也可以瞑目了。” “不” 张献忠爆发出一阵痛苦的怒吼。 “砰” 钟玉和毫不犹豫地扣下扳机,结束了张献忠罪恶的生命。 元武三年二月,大汉皇帝册封越王刘锡安为安南国王,安南开始仿照大汉体制进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