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贿赂中官(三)
汉元1836第三百四十二章贿赂中官高起潜原本虚眯的眼睛突然闭上了,良久才睁眼长叹一声。 “以后可以让此人多到咱家府中走动,行了,夜色太凉,你尽早回吧,不要让别人看到起了疑心。” 这话已经是在为刘锡命的名声考虑了。 刘锡命赶紧再次拱手,“公公慢走,学生就不送了。” 说完他转身带着邵德荣等人就走,等到他回去时,帐中诸将谁也没察觉他竟然出去了这么一久。 高起潜揣手看着刘锡命远去的身影,驻足稍想了片刻这才朝手下人挥手示意回府。 开封城中,高起潜刚刚回到府里,才将大氅脱下,他便朝跟着自己的小太监吩咐道。 “达顺,曹变蛟部报功的文书送出去了吗?” 那小太监麻溜地将高起潜衣服收起来,从丫鬟手里接过一张热毛巾给高起潜递了过去。 “干爹,昨日就已经送出去了。” 高起潜接过毛巾擦了把脸,这才将刘锡命方才送的银票从左袖中取了出来。 “竟然有一万两之多,这秀才果真大方。” 一旁侍立的小太监赵达顺才将过来服侍的几个丫鬟打发下去,见到高起潜手中银票,一脸惊诧地说道,满眼都是羡慕的神色。 高起潜淡然地瞥了赵达顺一眼,又将右袖中的银票拿出来数了数,这才将所有银票递给他。 确实如赵达顺所说,刘锡命这秀才果真大方,这帮子将官最多也就一、两千两而已。 “把东西收好,取个折子过来,咱家要再写一封表功折。” 看着高起潜如行云流水一般将折子写完,赵达顺颇为惊讶。 “干爹,这话写的有些过了吧,这小子不过送了些银钱而已,犯得着您老人家这般嘛。” 高起潜横眉看了他一眼,神色中尽是不屑。 “你懂个屁”,高起潜顺手写完最后几个字,放下狼毫道。 “自从魏公公以后,朝中诸公谁不以我等为洪水猛兽,即便是有攀附的也不过是些阿谀奉承之徒,难得遇到这么一个洪承畴和孙传庭都看重的人想要亲近咱们,这可是个好机会。” “什么好机会?” 高起潜将折子合上递给赵达顺。 “帮皇爷做事的机会。” “我儿,你记住了,这天下要说做事,还得是这帮子读书人更厉害,咱们这些没卵子的,也就是帮着皇爷盯住他们还行,真要叫咱们自己上,这天下的事可就坏了。” 赵达顺瞥了瞥嘴,“左右不过是小小生员,哪里算得上什么做事的人。” “你知道为何咱家是御马监掌印太监,而你只能端茶送水吗?” 高起潜横了赵达顺一眼。 赵达顺赶忙点头哈腰道:“自然是因为干爹简在帝心。” “蠢货,蠢货啊”,高起潜摇摇头,“最是无情帝王家,你要是指望天子看重你那点情分,那你离滚蛋也不远了。” “做人,关键是要有用,要想有用,凡事就得多过过脑袋,做一步看三步,你才走的顺坦。” “秀才怎么了,小秀才也能扶摇直上啊。” 高起潜脸上泛起微妙的笑容,“难得这种人还是个大方的,那可不得多帮衬帮衬。” “行了,再拿一封过来,咱家要给曹公公再写一封,到时安排人快马加鞭将之前的替换掉。” ~~~~ 两日之后,北京城。 雄伟的紫禁城中,往来的宫女太监依旧显得不紧不慢。 乾清宫内,身着黄袍的崇祯皇帝朱由检正在伏案疾书。 朱由检面色白皙,微长的脸庞配合瘦削的下巴,让他面相显得有些刻薄。 说来也是凄惨,朱由检也才不过二十有六,头上已经有许多白发显现。 “皇爷,河南有奏折上来了。” 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捧着一叠奏折凑到御案前。 崇祯双眼之中遍布血丝,听到这话放下手中御笔看向鱼尾纹深刻的曹化淳。 “洪彦演的折子?可有什么好消息?” 曹化淳犹豫一下,“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 崇祯朝御座上靠了靠,抬手指向曹化淳,“先说坏消息吧,让朕看看哪儿又出事了。” 曹化淳从自己手中挑出一份小心翼翼念道:“臣奏闻陛下,一月初十,闯贼高迎祥部破阳城,十二破泽州,遂入河南境内……,贼众过天星出潼关亦入河南……” “砰” 茶杯破碎的声音将曹化淳吓得心中一抖。 崇祯满脸狰狞嘶吼道:“今日破一城,明日破一城,山西、陕西、河南,贼众如入无人之地,洪彦演拿着朕的十几万大军到底在干什么。” 曹化淳一面示意侍立在册的小太监们赶紧收拾,一面上前道。 “皇爷不要生气,免得伤了身子,待会儿下旨申饬洪承畴一番便是。” 崇祯发xiele一通好受了些,摇了摇头道:“算了,洪亨九也有难处,国家大臣岂能如同奴婢一般呼来喝去,好消息呢?” “贺人龙在许州斩首三千,左良玉……” 曹化淳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样,语调渐高道:“二月初二,曹变蛟部于南阳大破贼首李自成部,杀敌一万三千余人,遣散两万余人。” “皇爷”,曹化淳一脸笑意,“洪总督这折子上说,是役,汉中府举人苏谨、顺庆府生员携家丁参战,并为大军捐助军资若干……” 念完折子,曹化淳捧着折子朝崇祯作揖道,“恭喜皇爷,贺喜皇爷。” “国家有如此忠贞之士,可见天佑我朝,皇爷可以放心了。” 崇祯脸上也略显潮红,他站起来走了几步,却又突然看向曹化淳。 “高起潜这奴才可有折子上来?” “上来了,皇爷请看。” 曹化淳赶忙将高起潜的折子递上。 崇祯仔细一看,再和洪承畴的折子两厢一对,这才放声大笑起来。 “哈哈哈,善哉,善哉,果然如洪承畴、孙传庭所说,真乃国之忠臣也,如此一来孙传庭组建秦军所需军资便不需朝廷分毫,陕西指日可定。” 不过崇祯方才笑完,跟着又疑虑起来。 “曹化淳,你说这个四川生员刘锡命会不会和孙传庭等人勾结起来骗朕?” 曹化淳心中叹气,自家这位爷的疑心太重,也不知是好是坏。 “皇爷,依老奴来看应当不可能,高起潜也查过了,这几人以往并无瓜葛,这刘锡命收束流民也确实是到了关中才做的,为此还受到关中士绅抵制。” “国之硕鼠无过于此等劣绅”,崇祯咬牙切齿道,“若是这些人肯如这刘锡命一般为国供奉,天下何愁不靖。” “皇爷说的是,天下劣绅都该有罪,不过眼下国家还需他们维持,皇爷还需三思。” 崇祯虽然心中愤怒,但也知道事情轻重,抱怨几声只好作罢。 再次扫过御案上的奏折,崇祯状似随意地朝曹化淳问道:“你觉得朕该如何赏赐此子为好?” 曹化淳低眉搭眼地躬身而立,“此事自该由皇爷圣裁,哪有奴才们置喙的资格。” 崇祯满意地笑了笑,这才自言自语道。 “既是士子,想来心在科举,直接赐官有些不妥。他既能替孙传庭想出这等办法,想来对于钱财也不太看重。” 崇祯嘀咕了两句终于下定决心,“这样吧,着赏斗牛服一套,你等书写旨意时,可替朕勉励几句。” “对了,四川学政是谁?” 曹化淳想了想回道:“是天启五年进士陈士奇。” 崇祯眉头微皱,“到了要定乡试考官的时候,你记得提醒朕。” 曹化淳微微一笑,“老奴遵旨。” “那这些报功的名单?” 崇祯挥挥手返身回御座坐下,“就按此办吧。” “对了,孙传庭组练新军记得从宫里排个监军过去,要老实的。” “老奴这就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