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傲慢与偏见
三后。 丁思瑶带着刚从内地飞赴新加坡的一众益民财富中高层来到巴克莱新加坡财富管理公司,准备和对方完成最后的收购交割程序。 除自公司职员以外,跟她同行的还有毕马威会计事务所新加坡分部派出的一队审计师,以及新加坡谢凯文律师事务所派出的商业律师团队。 下属腹诽不已,只好顺着孙燕佳的话往下说道:“确实是这样,华人顶级财阀都在投资锐向产业基金,我也搞不懂这些人在想什么?” 再怎么伪富豪,也是人均资产上千万美元啊! 也轮不到他们这些“伪富豪”在这挑三拣四了。” 下属的分析还是很客观的,孙燕佳也觉得有一些道理,她说道:“要是每个领域益民财富都能做出一番成绩,那早就不是现在这个体量了。 要是益民财富能在外汇、期货、证券投资等领域再次证明一下自己的眼光,我相信局面会好看得多。” 而且一家财富管理公司,股权投资领域再厉害,也只是一条腿走路。 益民财富的账面回报看着的确不错,但因为你成立时间太短,目前很少有项目分红。 万一来一场互联网泡沫怎么办? “这些公司目前都还未上市,虽然挂着独角兽的名头,但未来什么况都还不好说。 就这,都还不够吸引人?” “益民财富是锐向产业基金的LP,投资了大陆和东南亚,乃至韩国、印度等国家的几十家独角兽公司,在一级市场,战功赫赫! 孙燕佳紧皱着眉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半晌后才叹息道: 可哪有怎么样?他又不是巴菲特,有享誉世界的投资大师名声。” 可是这不顶用啊!吸引力并不够!张益达的确是一个很厉害的年轻人,做出来不少知名的互联网公司。 下属摇头苦笑,“说了啊!包括益民财富和锐向产业基金的合作,锐向产业基金和丰隆集团、金光集团等东南亚顶级财阀的关系,乃至张益达和锐向以及益民财富三者的关系。 孙燕佳又说:“关于益民财富的介绍给客户做到位没有?” 从逻辑上来解释,大概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么多客户要退出了。 孙燕佳自己也是新加坡人,自然了解华裔群体中有一部分人看不起大陆,连带着也看不起大陆的公司。 从底蕴来看,一家成立时间还不足三年的公司很难让客户信服。” 在他们看来,益民财富也就是运气好,沾了体制的光和一些内幕交易,才登录了纽交所。 然后所有的努力都失败了!很多人并不相信大陆人能管理好他们的资产。 面对盛怒中的上司,下属苦笑一声,回道:“理财师团队也尽力了!很多人亲自飞到香港及东南亚其他地区,试图去说服客户。 现在客户都流失了,他们将来喝西北风去啊?” “他们理财师团队怎么给客户进行宣传的?哪怕现在换了东家,他们理财师也要指望手里头的那些客户吃饭。 然而现实给了她沉重一击! 她虽然也考虑过客户流失的况,但想着最多一两成就了不得了。 听到这个数字,拥有良好气质和休养的孙燕佳都忍不住骂了一句。 “不到70%的人。” “愿意来参会的客户有多少?”孙燕佳问道。 反而是自己这个新加坡人可能很大!而且克里夫一直躲在后面不出面,估计早料到今天,就是想逃避责任。 反正背锅的人不可能是总裁克里夫,因为人家是英国人。 事搞大了,收购价影响严重的话,搞不好集团要推一个人出来背锅。 孙燕佳很生气,每流失一个客户,就代表巴克莱的业务售价降低一分。 “这都什么烂借口?搞不好金融,人家能成为市值二十多亿美元的纽交所上市公司?” 但现在换成了大陆人来管理,他们不放心,觉得大陆人搞不好金融。” 下属也是新加坡华裔,他瘪瘪嘴道:“客户说当初看重我们是大英帝国的第二大银行,才把资产委托给我们管理的。 下属给孙燕佳汇报了一件让她很是糟心的事,她问道:“具体原因呢?” “孙总,我们邀请客户到新加坡来重新签署跟益民财富的资产管理合同,但很多客户拒绝了……” …… “这没问题,益民财富宁愿多花上一些收购代价,也要保证尽可能不让客户流失。” 所以,接下来巴克莱会配合益民财富邀约客户前来开会,重新签署新的合同,保证业务平滑过渡。” 孙燕佳又说道:“因为牵扯到公司变更,所有客户的资产管理合同都需要重新签署。 你们想承接更多的客户资产,我们巴克莱想卖出更好的价格。” “这当然啦,”孙燕佳点头,“在这一点上面,我们双方是有共同利益的。 如果交割过程发生了客户流失和员工流失,我方可是有权重新评估收购价格的。” 丁思瑶皱眉道:“孙总,我们双方可是签署了补充协议的。 毕竟巴克莱新加坡发生了这么大的变故,有所波动都是正常的。” 孙燕佳仿佛想到了什么,又说道:“丁总,在交割过程中,如果发生客户流失和员工团队流失的况,还请你见谅! 实际上,我也想早点结束这个事。” “好了,不说这个了。接下来这段时间,我们巴克莱一定会配合益民财富做好交割工作。 “我们就小公司,可不能跟巴克莱比。”丁思瑶谦虚了一番,益民财富放国内那绝对是第三方财富管理行业的一霸,在国际上这点体量就排不上号了。 “哈哈,我自然是相信贵公司的。”孙燕佳笑意盈盈的说道,“我看彭博终端上面,益民财富的现金及短期投资有6亿多将近7亿美元,贵公司财力雄厚啊!” “这是当然,”丁思瑶笑道,“一切按流程走就好了,孙总你放心,我们益民财富是非常讲究信誉的,绝对不会拖欠贵公司一分钱收购款。” “丁总,完成交割以后,是不是该把剩余的2.56亿美元尾款打给我们公司了。” 可惜啊!自己没抓住这波机会! 自己meimei早年不是只在港台圈打混吗?最后还不是要去大陆捞金。 大陆不管是互联网,还是金融行业,近二十年来都发展迅速。 孙燕佳也在想,要是自己大学毕业那会儿选择进入大陆发展,会不会比现在更好? 现在有时候就这么残酷,选择大于努力! 大陆一个普通大学本科毕业生,三年时间成为了上市公司CEO,还价亿万。 孙燕佳也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了,这运气也太好了吧! 丁思瑶摇头,“也不算!在此之前,我在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实习过几个月。” “丁总,听说你大学刚毕业就跟张总合伙创业呢?” 不仅如此,她还拥有百分之三点几的益民财富股份,按市值计算,价近亿美元。 而面前这个二十五岁的女孩子却是大权在握的上市公司CEO,待收购完成后,名头上可能还要加个“跨国集团”四字。 这让她很是羡慕啊!虽然自己是英国第二大银行的新加坡副总裁,年薪数百万的金领一族,但说到底也就是一个打工仔。 丁思瑶她了解过,13年下半年才开始跟随张益达创业,不到三年时间就成为了上市公司CEO。 孙燕佳点头,自己大学毕业久来到巴克莱工作,花了将近二十年时间才升到目前这个职位。 丁思瑶笑了笑,“新加坡相对大陆经济更为发达,但同样因为此,也少了很多创业机会。” 两人来到宽敞明亮的总裁办公室,坐在沙发上,孙燕佳先开口道:“丁总真是了不起啊!我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还在巴克莱银行做客服经理。” 工作过程比较久,孙燕佳就邀请丁思瑶一起去总裁办公室坐会儿。 益民财富这边聘请的审计团队和律所团队就开始工作了,审核起了每一份合同和账单。 孙燕佳吩咐手下人抱来了一大堆东西,包括公司公章、主要合同、劳动合同,以及银行账户相关的法人私章、账簿、对账单、电子银行用户名、密钥、支票簿等在内的物件和文件资料。 丁思瑶道了声辛苦了,然后一行人跟着孙燕佳来到了会议室。 见丁思瑶到了,孙燕佳笑容满面地做邀请状,“丁总,里面请!” 孙燕佳带着巴克莱的员工在公司门口迎接起了丁思瑶一行人。 在海外并购,除了对企业本的人才、设备、技术、市场等资产进行尽调以外,还要考虑当地的法律,乃至该国跟中国的外交关系等等一系列况。 这期间,吃了不少的亏,交了不少的学费,也给后来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中国企业从新世纪开始后,逐渐地走出国门,在海外开启了并购的步伐。 “我觉得他们还是太傲慢了,对大陆的一切偏见很大!” 下属点头称是,又问:“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才好?” “先就这样吧!尽可能多的邀约客户,我去找克里夫总裁商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