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喜迎新厂
年产十五万台彩色黑白兼容新生产线,已经顺利地启动,职工高高兴兴的集中到了新厂区。 越过雄壮的飞浪式大门,一座崭新的现代化工厂拔地而起。走进貌似广场的开阔地带,就遥遥望见了11,300平方米壮观的主厂房大楼。 大楼前有漂亮的圆形大花坛,左边是整洁的办公大搂,两侧配有绿化地带衬托,真是美伦美幻的。 上班的职工们,迎着微微的峡风吹拂,身处在这优美的环境,感到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感。 在主厂房右边的综合楼前,杨副总正和章助理急步走进一楼的检验房,身着淡黄色春装的岳莹紧跟其后。 他们越过摆放各种检测设备的大厅,直奔高温实验室。 质检科中等身材的大学生李维,含笑着迎上前来,举起手上记录的资料,立即报告道。 “杨副总你们来了,高温试验的飞浪彩电没出啥向题。” 他们围上前来,透过隔离层的耐高温玻璃往里看,架子上整整齐齐排列着20寸平面直角彩电。 章科长故意疑惑地问。 “这套设备看起来挺高级的,密封的高温室保不保险哦?” 一说话就带点笑的李维,用手把近视眼镜往上托了托,回答道。 “已试运行过多次,又做过整机试验,很保险。” “要是烧起来就麻烦了,咱们这么好的新工厂,那就可惜了哟!” 柳莹这时走过来,睁大了美丽的双眼,边看边说。 一看来了个靓女,李维的笑意更浓了。 “不会的,孙科长说过绝对的保险。” 听他这个眯眯眼吹吧!真是卖瓜的说瓜甜。” 章舍调笑道。 “你就喜欢开玩笑,验收时我在埸,不会像你说的那样吓人。” 杨副总在一旁正经的说道。 李维马上又补充到,“配备这些检测设备,全都照曾厂长说的买质量最好的。省电子总公司的专家也来看过,都还点头称是的。” “要是技改组的没有偷油,就谢天谢地了。” “我会安排把设备再彻底检查一次好了。” 一向要求精准的杨副总回应章舍。 喜欢提怪问题的章舍又问:“一个试验就要化一个多月,太长了。” 把温度调高点,让这些关在里面的宝贝,尽早弄出来不行吗?” “你尽出馊主意,可靠性试验是有标准的。” 杨副总说着用手拉了章舍一下。 “还得抓紧去车间,检查一下许可证工作……” 俩个急性子的人,一阵风似的离开了。 岳莹这时还在东看看西望望的,对摆放的检测设备兴趣昂然。 望着这个多姿多彩的美女身影,李维立刻想到,这个姑娘在歌咏比赛一起唱过歌。 工会、团委组织的春游活动,也在草地上谈天说地的,印象是特别的深刻。 她那匀称的身材,身着素雅的装束,脑海里总是挥之不去,难道今天是天赐良机。 便精神抖搂起来,满面笑容地走上前去。自告奋勇地说。 “你对哪种设备感兴趣,我来充当解说员。“ 岳莹桃腮带笑,望着跟前那台设备。 “这个怎么怪怪的呢?” “这是跌落设备” 李维急忙上前去,刚站在岳莹的身边,鼻子就闻到一股幽香,不由自主地一征……只听岳莹那甜美声音。 “怎么啦!” 李维尴尬地用手托了下眼镜,“嗯!没事”顺手按了下开关。 只见那台设备缓慢地上下移动着。 又按了下另一个按钮,设备上面的爪子突然张开。 “放上电视机后,就试验从一定的距离往下摔,看有没有损坏哟!” 李维温情地讲解着。 “这个呢?”岳莹美目流盼后,又指着另一台设备。 “这是震动试验设备呀!汽车运输的过程中,彩电得经受住各种震动。” 李维又眉开眼笑地耐心讲解。 “哦,好有意思啊!” 岳莹甜甜的音调和神态,让李维全身毛孔都舒展开似的。 “嗯,你是学这个专业的,难怪这么内行啊!” 岳莹歪着个头问。 俩人正在兴头上…… “莹莹,你怎么在这里?” 门外突然传来金芳熟悉的声音。” ”是芳芳啊,你准备到哪里去呀?” 岳莹只好走上前去。 李维微张着嘴,恋恋不舍的望着。 “谢谢你啦,给我介绍这么多。” 岳莹的双眸含情脉脉的看了李维一下。 李维像触电一样在那里僵住了,傻傻地笑着。 乖巧的金芳急忙说:“你们再聊一会儿,我先走了。” 岳莹有点不好意思。 “行了,我看完了,走啦!”说着就把金芳一拉。 在去办公大楼的路上,金芳推了一下岳莹,故意的问。 “这就是歌咏比赛吸引眼球,领唱的那个大学生吗? 身材摸样都还不错,温文尔雅的。” 岳莹的双颊晕红了,用手拍了一下金芳,“ 那里哪呀?我们碰巧遇见的。” 不好意思的马上反问道:“你一个人急急忙忙的到哪里去?” “这不是许可证的责任制要细化到人吗?车间要我到管理办交方案去。” “注意点啊!上次告诉你啦!管理办陈帅哥己另有所爱了。 不要待久了呀,谨防你那个俊男余华会吃醋哟!嘿!嘿!” 岳莹眨着眼晴逗乐。 “去你的,怎么这么坏哟!” 金芳的脸蛋瞬间微红了,瞪着美丽的双眼嗔道…… 随着一个初具规模视像类厂家的闪亮登埸,各方宾客络绎不绝的到工厂参观。 这一天,龚高官刚到夷城,就在陈市长的亲自陪同下,风尘仆仆的到了工厂。 在厂办公楼前下车后。身材魁梧的龚高官四周眺望了一下。 满意地说:“好一个整洁的新型工厂。” 陈市长快步走上前去,像数家珍似的,边走边亲自介绍着。 贾局长和曾厂长只能紧跟在后面, “这个新厂是一年前破土动工,占地三万四千平米。原来的老厂房有一条进口十万台的彩电生产线。 虽不是定点厂,却敢于闯市场。” “他们去年的情况怎么样?” 龚高官感兴趣的问。 “工厂最先在内地生产22寸彩电,创产值五千多万,利润在全省和同行业都冒了尖。” 陈市长很赏识的说。 旁边提着包的中年秘书,走上前来补充。 “他们今年又新生产的彩电,是飞浪20寸平面直角。我见过,在省城打得很响啊! 听说还是国内品牌最先上市的品种。” “嗯!是嘛,这个厂得好好看看。” 陈市长又笑意盎然地接着介绍。 “现在他们已形成了年产25万台的生产能力。设备仪器全部齐备了。” “这个工厂在全省都很有示范效应,走出了一条边出效益、边技改,良性循环的新路。好!” 龚高官高兴地赞许道。 一行人走上阶梯,绕过大花坛。 龚高官欣赏地看着陈市长。 “才一年时间,工厂成绩这样突出。嗯!这个项目你抓得好呵!” 他们谈的很热火,完全没给局厂领导插话的机会。 一行人进了主厂房,到了宽敞明亮的二楼装配车间。 众人眼前出现了一片绚丽沸腾的景像。 穿着洁白工作服的工人们,在整齐透亮的乳白色生产线上,在各种崭新净亮的仪器设备中,井然有序地工作着。 左边的生产流水线上,2O寸平面直角彩电正整齐地列着队,陆陆续续地下线,熠熠生辉的。 陈市长已经充当了向导,兴致勃勃地陪着龚高官在不断的讲述。贾局长张着个笑脸紧跟着。 曾厂长便陪着省里的其他来宾。只见他们时而窃窃私语,时而赞美有加…… 直到贵宾们兴趣盎然的参观完检测设备仪器,从质检大厅走出来…… 神釆奕奕的陈市长,这才有时间把曾厂长喊到了一边。 他和颜悦色的说:“你们已经把市场打开,工厂的硬件都已齐全,就看生产许可证能否办下来,现代化管理上不上得去了!” 看着陈市长那个殷切的目光,曾厂长感到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 扬起他那对浓眉,颇有自信的回答。 “你放心,已全力以赴作好了充分准备,看我们的实际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