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福兮祸依
工厂紧急召开了中层以上干部会。 张连书记先介绍了新调来的两位技术领导。 一个是张总工程师,是从峡电厂借调来的。另一个是杨宾工程师,担任新建的部品科科长。 满脸严肃的曾厂长,一开口就发起火来。 “大家都知道,22寸彩电抽检不合格。” “刚才厂部已研究决定,生产再忙也得停产,全厂进行质量整顿!从而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这批彩电除全部返修外,要迅速追查原因,给予严厉的处理。” 见到厂长第一次发脾气,浓黑的剑眉时舒时张的,在座的干部不由得紧张起来。 “身为一厂之长,对此严重的质量问题,负有领导责任。先扣除我下个月工资的百分之二十,以此为戒。” 厂长自罚,从来没听说过,大家面面相觑,连大气都不敢出了…… 曾厂长口气稍缓和了一下,“不要认为我们彩电销路好就万事大吉。和国内定点电视机厂比较,我们厂小、管理弱、基础差,尚还处于危机之中哦。” 大多数干部都听出来了。坚持质量第一,先拿自己开刀,惊醒干部。也是为新来的总工树立威信。 果不其然,厂长紧接着又讲:“张总是质量管理专家,下一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她说了算。大家一定要全力的支持配合。” 举止端庄的女总工程师也发了言,她希望在开展全线、全员、全面质量管理中,共同努力让产品质量上一个台阶。 接着,曾厂长宣布说:“凝结着全厂职工的心血,海选商标的结果已出来,己确定为`飞浪’商标。” 在埸的干部顿时躁动起来,纷纷点头。 他又神色坚定地说:“我和杨科长已商量过,在`飞浪‘牌商标注册的同时,把我们的飞浪牌国产化样机,抓紧送上海做全面摸底试验。快速地推向市场!” 张书记马上跟着补充,“我们齐心协力,现代化管理就以质量为突破囗,争创“飞浪牌’彩电在全国的优质形象。” …… 曾厂长刚回到办公室,眉清目秀的王荣就笑嘻嘻的跟了进来。 “王荣吗,回来了?” 曾厂长看着这个年轻能干的维修工就问。 王荣滿脸喜色的说:“是啊,回来参加筹建夷城市维修中心的工作。” “厂长,厂里缺人吗?我想介绍江汉的一个朋友来,只好直接来找你了。” 王荣有点扭扭捏捏的。 曾厂长马上开起了玩笑,“是男朋友还是女朋友?” “是……女朋友。” “哦,这么快就找上女朋友了?让章科长给说准哪!” 聪明的王荣马上跟上了一句,“那是我们厂的信誉好啊!” “老实交待,赶快说来听听。” 曾厂长倒很喜欢和年青人聊聊的。 这样,王荣就开始讲起了他那一段江汉的巧缘。 那是在省城的一个下午,街面上喧哗无比。他正在路上边走边找用戶的住址。 突然看见不远的地方,有一位好看的姑娘,穿着带黄色格子的衣服,挑着两筐煤球歪歪倒倒走了过来。 他赶快迎上前去,有点怜香惜玉的说:“嗯!怎么挑这么重的东西?” 姑娘一看前面有人,就停了下来,放下了担子。“哎!你家别挡住我的路。” 姑娘说话甜甜的。 “这么重,我来帮你挑,你家住哪里?” 说着就走到了姑娘的面前,才看清这姑娘圆圆的脸,自带几分妩媚。 “就在前面朝阳小区。”姑娘用手往前斜方一指。 “哦,我正好到那里去。”就去接扁担。 不经意一只手摸到了姑娘的腰,感觉到柔柔的,不由得一阵发麻,赶快把手放开…… 这样,王荣就挑着担子,黄格子姑娘指路,很快的进了小区,到了单元楼前才放下担子。 王荣熟悉地掏出了用户档案就问。 哪知这个姑娘“嘿!嘿!”地笑得直不起来腰。 “你家找的张红就是我呀,你家是夷城电视机厂维修部的?我刚打电话不久,来得倒是蛮快的,这么有板眼啊!” ……检查完22寸彩电,王伟便发现这是用户使用不熟悉带来的问题。 就耐心教她如何正确的使用彩电,姑娘连夸王荣,耍啦! 在闲谈中,得知他是中专生,毕业后没找到满意的工作,就待在家里。 两人倒是相谈甚欢。 正好张红的家离维修部不太远,这样他们就经常一来二去的。姑娘也给邻居说,王荣是她的梗朋友。 相互越处越上劲,逐渐就产生了那个意思…… 听完王荣的生动的描绘,曾厂长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走过去拍着小王的肩膀。 “好!好!你们俩人有缘走到一起,她又愿意到电视机厂来,就让我来办这件美事嘛!” “这也是维修部创信誉的一段佳话呀。” 第二天早晨,天空格外晴朗。 市中心主干道的一侧,园林部门废弃的一个大院子里,忽然间变得异常的热闹,工厂新建的维修中心即将在这里隆重开业。 余科长带着销售科和维修部的人马,正在院内紧张地忙碌着。 主动来帮忙的江汉姑娘张红,一边擦桌子一边对满头大汗的王荣说:”这个维修的地方靠近市中心,真是方便了用户。你家厂…...” 王荣笑着马上纠正,“现在应叫我们厂了。” 陈红马上掏出了一张印花手绢递给王荣擦汗。 ”明天就要去车间插件班上班,这个口还改不过来。”说着嫣然一笑。 王荣往庭院大门口一望,”我们快点干,厂长他们都来了。” 庭院大门口处,夷城日报社的记者胖子小史,死皮赖脸地正缠着曾厂长不放,“今天算被我逮住了,打电话你老说忙,没时间接受采访…… 曾厂长略带微笑地推辞道:”我已经给你说过,你可以去采访其他厂领导,去采访贾局长。22寸彩色显像管和引进的生产线,是他们克服困难干的。” 曾厂长已是执意不会接受釆访了。 史记者马上反驳说:“他们我都已釆访过了。也就是在这几个月,工厂成了全市闻名的明星,你这个厂长是跑不掉的。” 这时有人在喊:“贾局长来了。” 曾厂长趁机摆脱了史记者,迎上了前去。 贾局长本来是不太想去工厂的维修中心,后来又一想不妥。还是带着吴副局长和调来的办公室副主任赵平一起来了。 曾厂长又发现市内、市外的商戶,都陆陆续续的在送花篮。 马上喊了一声“余科长,快去迎接商戶。”就陪着贾局长一行去参观维修中心的工作环境。 看着摆放整齐的仪器等,吴副局长凑到前面看了看,“你这院子和工作室真气派呀!…… 突然有人惊讶的在喊:“市里领导怎么来了?” 他们马上全都转过身去。快步直往大门口走去。 只看见市委钟书记领头,随同的还有陈市长、分管工业和宣传的两个副书记,分管工业和商业的两个副市长,足足来了六个市里的领导。 大家都感到很突然,急忙地迎上前去。 曾厂长边走边在想,他只给市办辛副主任说过今天开业的事,怎么惊动了这么多高层领导。事后得给局长好好解释一下。 那个史记者却兴奋极了,没想到今天又抢到电视机厂这个头版头条新闻。 钟书记一直是笑呵呵的,跟贾局长边握手边说:”我们是你们22寸彩电的用户,今天过来看一看,今后你们怎么提供优质服务。” 陈市长跟曾厂长握手时也微笑着说:”让我们来开开眼界,夷城市第一家电视机的维修中心。” 市内外商业单位代表和围观的群众,都惊异的看着这些市里的最高领导。 交头接耳地议论着…… 参观的人群已是里三层外三层的,气氛异常热烈。 人们看着大领导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工厂的维修中心,并集体参加了开业剪彩…… 夷城市所有的显赫人物都到齐了,只是为了一个工厂的维修部而来,瞬间成为了本市前所未有的一个奇观。 这也把夷城市电视机厂推上了风口浪尖。 ……送走了市领导和商户以后,维修电视机的用户就涌了进来,维修中心即进入了三天免费维修各种电视机的活动。 忙碌的曾厂长也没有停留,上了工厂司机小邹开的苏联产的拉达车,赶回去了解质量整顿后的情况,还得参加国产化的专题会。 此时的他,又已陷进了思考、策划、布置、落实、检查,不断循环的繁重工作之中…… 就在此时,心绪不佳的贾局长并没有走,他和巩老头正在维修中心斜后面的山坡上议论着。 贾局长坐在山坡的青石板上,刚站起身的老巩还在喋喋不休…… “你看,这个热闹劲,市里头面人物都来了,就为一个小小的维修部,创夷城的历史纪录了,电视机厂也太风光了啊!……” 老龚这时又想到:各路神仙络绎不绝,直奔这个宝地要彩电。自已才去几天就灰溜溜的走了。 他的气就不打一处来。一想起就像被猫抓似的难受。 马上挑拨道:“市领导来的这件事,你知不知道?” 贾局长那有点苍白的脸,摇了摇头。 “这么大件事情,怎么就不给你汇报。曾卓林这小子是有点太狂了吧!” “完全没把你这个局长看在眼里。” 贾局长眉头皱得更紧了,还在耿耿于怀。 “唉!不说了。” 这时,老巩全是皱纹的脸上,嘴角显出一丝阴沉的冷笑。 心想只要老贾把彩电销售权弄到手,财务也就整个活了,他又有出头掌握财权的可能。 狡诈的老巩,马上想出了个主意。 “你们电子局是两块牌子。还有一个电子公司,是实体公司嘛!” 贾局长头也没有抬的说:“那年搞不下去,就搁在一边了。” “你为什么不给它捡起来?既然现在曾卓林已控制不住,就换成实体公司自己cao作吧!” “只要把彩电的经销权拿在手里,也就玩转啦!” 烦闷的贾局长听后,眼晴就开始发亮。 片刻,又缓慢地讲:“不行啊,影响太大,市里不会同意。” 老巩这时还不死心,又劝说道:“那就来个分步走,把这盘棋整活,不然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 巩老头感到该说的也差不多了,和老贾共事多年,非常了解这个高傲人的性格。 反正当副市长也好,进常委也好,他早已死了心的。 说完他就转过身去。 走时,又最后甩了一句,“你老贾当年的那股锐气和威风到哪里去啦?” “你不为你自己着想,还得为你那独儿子考虑一下吧!” 就迈着四方步,摇摇晃晃的走了…… 人们难以想象的是,夷城电视机厂在一片欢欣鼓舞的大好形势下,人为的巨大危机,也将悄然的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