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守庙人与少年
“危乎高哉,太门之高也。” 一座雕漆红门,高逾廿人,雄伟威严。 太庙之门户是为太门,作为帝供奉先祖的宗庙,太门当庭户,正是要使登门者有卑微崇敬之感。 太庙本是九周帝王宗庙,而今帝室衰弱,礼乐崩坏,各诸侯遂将家庙比照堂皇太庙行制改建。偃国太庙便是由三代之前的偃王重建而成。 说是三代,其实不过四十载岁月,这短暂光阴放在偃漫长的封国史上实在不算什么。 就连守庙人都比这新“太庙”活得长久。 没有人知道守庙人的来历,只知道自从有了太庙,守庙人就在这里了。 有活得长久的老人会记得,那是一个春花初绽的晴日,年轻的守庙人带着酒囊,驾着马车进了太庙。 一百次。 酒囊里装的是东门“瘦西来”酒楼买来的新酒,甘甜醇厚,最适宜用来抵御料峭春寒。 骑乘的是货真价实的驽马,马主人曾比照着《相马经》想找到其一点神骏之处,苦求不得之下将它便宜卖给了守庙人。 所幸,这驽马竟然能够做成守庙人想要它做的。 拉着马车进太庙。 听起来简单,可若是来回一百次也成了困难的事。 更别提马车满载着厚重的书籍。 来回一百次,守庙人往太庙里运了浩如烟海的书籍。 足够他看一辈子的书籍。 于是守庙人再也没有出过太庙。 这世间森罗万象,又有什么值得守庙人舍了他的书海呢? 守庙人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然而今天有人提出了疑问。 “喂,这世间有没有东西能让你舍了你那一堆破书?” 发问的是一个黑衣少年,他五官清秀,一双眸子澄若秋水,薄唇微翘似笑非笑:看来只觉清澈近人。 此时他在守庙人身旁。 守庙人躺着,拿着一本古旧书籍。 黑衣少年蹲着,好奇地打量着守庙人。 他已经打量了他快一天了,终于忍不住发问了。 守庙人回道:“自然是有的。” 放下手中书籍,守庙人坐起了身子,锤了锤腰背。 起来得太急,他这把老骨头还是感到了一丝不适。 “譬如吃喝拉撒这等人之常事。”守庙人冲黑衣少年笑了笑。 “除此之外还有吗?” 守庙人沉吟了片刻:“我想不到了,或许这种事本也不多?” “也或许这种事其实挺多。”黑衣少年也冲守庙人笑了笑,带着一丝狡黠。 太门外传来了吵闹声。 “冲你来的?”守庙人视力不大好,听力倒还不错。 守庙人从来没遇到这种事情,虽然历代偃君向民众开放太庙以凝聚子民,可毕竟是偃君供奉祖先的宗庙,从来也没有人敢在太庙放肆。 “冲你来的。”黑衣少年站起了身,蹲了一天他也感觉有些疲累。 “为什么?” “倘若是你家娘子被人捉去了,你是不是得登门找人要回来?” “我从来没有过娘子,不过若遇到这种事,登门索人想来也是人之常情。”守庙人点了点头,低了眼眉,思索了片刻。 “是谁家娘子被我捉了?” “刘家长公子的。” “虽然不知道这位长公子是谁,不过刘家人可不是守庙人敢轻易捉拿的,这位小娘子又是怎么得罪了守庙人?” “高头大马骑入太门,列祖灵位前大声喧哗,算不算得罪了守庙人?” “既往之事,空口无凭,怕是不好对证。” “那么踩烂了几本你晾晒在外的书算不算?” “那是该捉了。”守庙人缓缓站起了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转头朝黑衣少年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黑衣少年一改先前不羁姿态,恭敬朝守庙人行了一礼:“陆鼎,见过零酊前辈。” 守庙人摆了摆手:“我一心要摆脱了世俗牵绊,前辈什么的再勿提起,零酊这个名字我也早已不用,你就叫我守庙的吧。陆鼎小友,且随我来。” 太门之外,刘壁领着仆役早早到了。 路氏是他最宠幸的小妾,今日告知他要去太庙游玩,他二话没说就同意了,还把自己心爱的骏马给她载行。 没想到方才仆役报知他路氏被守庙人抓了。 这可绝非小事,倘若守庙人以冲撞太庙的罪名将路氏拿去见国君,要想开脱出来可没那么容易,大抵还得父亲出面。 眼下正是父亲谋事的关键时刻,父亲未必便肯为自己的一个侧室打乱了自己的计划。 是以刘壁甫一听到消息就心急火燎地赶来太庙,只要守庙人还没将路氏送到国君面前,一切都还好转圜。 刘壁思忖片刻还是决定差遣一仆役往内客气通禀一声,一则太庙不好强闯,二则守庙人隐深处幽,从来弄不清根底,未必吃他摆弄权势。 作为士卿公子年轻一辈的领军人物,刘壁可不是那不通机变、滥加yin威的蠢材。 “这刘家公子倒是个人物。”夫子和钟由也跟着刘壁到了太庙,见刘壁虽然焦急,处事仍显镇定,颇有章法,钟由不由对夫子耳语称赞了一声。 “嗯,陈刘二家cao持偃国权柄近百年,其后辈佼佼者自然可算得英雄人物。”夫子认可了钟由评价。 未几时,从太门内走出了两道身影。 一个素袍老人,一个黑衣少年。 正是守庙人和陆鼎。 刘壁见到二人,紧赶两步上前,施了个礼,恭敬说道:“国相刘紫芝长子,刘壁见过守庙人。” 陆鼎见了刘壁,却是“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堂堂国相之子,怎么竟成了一只落汤鸡?” 刘壁听陆鼎这话,看向自己身上,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此前与田壮斗战被打落水,后听闻爱妾被捉仓促赶来,虽然浑身湿透却无暇理会。现在自己这一身华服和着泥水,看上去可不正如落汤鸡一般? 不过这黑衣少年说话未免也太不客气,刘壁冷哼了一声,运使真气,只见其身上水汽蒸腾,眼见得衣服就要干了。 他不知这黑衣少年来历,加之此前已打定主意好言要回小妾,息事宁人,所以故意露这一手,是要这黑衣少年和守庙人知道厉害。 守庙人见到他这一手,抚了抚长须,赞道:“真气外发,刘公子的修为怕是离得势之境也不远了吧?” 刘壁见守庙人卖了面子,也是笑了笑,拱手说道:“不过小伎耳,还望守庙人不要介意刘某班门弄斧。” 守庙人摆了摆手:“不敢不敢,守庙的手无缚鸡之力,是断不能应下‘班门弄斧’之说的。”随即他看向刘壁身后一众仆役,说道:“不知道刘公子摆下这么大阵仗是为何?” 刘壁挥手示意身后仆役再退后几步,说道:“实不相瞒,刘某此来为的是我的一个小妾,听说其观览太庙之时不小心冲撞了守庙人,刘某愿诚心致歉,还请守庙人能将她交还刘某。” 守庙人听了刘壁的话,面露难色:“这个却不好办……” 刘壁问道:“有何难处?” 守庙人说道:“这小娘子纵马擅闯太庙,并在列祖灵位面前高声喧哗,冲撞太庙其罪甚大,按律须得拿住交送国君。” 刘壁大急:“我这小妾一向规矩,断不会如此任性妄为。守庙人深居简出,与人世沟通甚少,偶有看错听错的时候也并非不可能,你可要仔细想清楚了!” 刘壁情急之下,言语之间带了几分威胁。守庙人自然轻易分辨了出来,当下一振袍袖,正色道:“守庙人虽年事已高,自认还不到那般老眼昏花的地步!” 刘壁见守庙人作色,只得强忍怒意说道:“守庙人知道刘某不是这个意思,既然如此,刘某愿择日面见国君谢罪,还望守庙人通融一二,今日权且放还刘某小妾。” “哈哈哈,姓刘的,你莫非以为这偃国上下都得听你使唤?冲撞太庙其罪当诛,这罪你谢的了吗?”陆鼎大笑出声。 这黑衣少年在大庭广众之下嘲笑国相公子,全无丝毫顾忌,看来实在怪异无比。 “你放肆!” 刘壁终于勃然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