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新武道在线阅读 - 第十五章:刘表的杀机

第十五章:刘表的杀机

    乌巢本就在大军后方,曹军若要夜袭乌巢粮草,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乌巢守将就是袁绍手下大名鼎鼎的淳于琼,淳于琼不但资历深,军事能力也非常出众,在袁绍帐下时跟张郃齐名。

    如果不是刘东熟悉一部分历史,恐怕也会认为有淳于琼守粮,以曹cao的兵力想要突破重重艰难险阻.烧粮,根本不可能。

    而袁绍的选择不顾粮草.挥兵之上倒不失大气。

    曹cao攻淳于琼,固然有胆气,也只是孤注一掷之举。

    谋士多了有时候未必是好事,除了郭图,逢纪.田丰说的都在理,只不过田丰想法更在于防守,逢纪意在进攻。

    袁绍左思右想,不知道该听谁的?先看向了刘备,最后又看向了刘东道:“不知子贤有何高见?”

    乌巢之战是曹cao官渡之战的转折点,刘东不希望曹cao断了袁绍的粮,又怕袁绍有了粮,曹cao坚持不了多久。

    最终思量决定,刘东正色道:“袁公不如折个中?既然元图.元皓说的都有理,倒不如派一兵支援乌巢,实则埋伏在去往乌巢的必经之路上,若曹军孤注一掷.曹cao亲自带主力袭击乌巢粮草,伏兵可趁机灭杀曹cao。”

    郭图生怕袁公采纳刘东的建议,有些急了,道:“袁公,此举不妥,若兵马都用来设伏,袁公的安危谁来保护?”

    袁绍犹豫了,身居高位的他最怕死,虽然刘东的计谋不错,可他却无一点采纳的意思。

    就这样沉寂了好一会,方听袁绍缓缓开口说道:“诸位还有没有其他话要说的?”

    “袁公,备倒是觉得还是护粮要紧,若曹军烧了粮草,一旦面临无粮……”说到这……刘备有些摸不着头脑,不明白帐内的气氛为何突然间会变得如此诡异,众人都看着他。

    袁绍双目微眯,轻轻的弹了弹桌案,道:“我有名将淳于琼坐镇乌巢,粮草一事无需再议,诸位无需再议。”

    说话时的语气,可见袁绍对那淳于琼的信任非同一般。

    和袁绍也接触一段时日了,刘东认为,袁绍尽管没有曹cao那么厉害,但同样是一位具有凝聚力的枭雄。

    若论家世,嫡出的袁术要比袁绍强,论军事才能,公孙瓒当年打得胡虏闻风丧胆时,但结果却是公孙瓒败了,袁术忧愤而死,袁绍却成了天下第一大诸侯。

    抛开成王败寇的观念,客观的看袁绍,刘东深深的感觉到,袁本初倒是个人物。

    只可惜,他的对手是曹cao,一个更加了不起的枭雄。

    袁绍和曹cao都有一个共同的毛病,那就是生性多疑,曹cao能够权衡利弊,反观袁绍,在这方面却是比不过曹cao。

    中军大帐的这场明争暗斗,让刘东更加深刻的见识了袁绍集团内部的纷争。

    手下群臣在官渡之战这等决定性的战争中,还依然为一己私利斗得你死我误,袁绍的御下手段实在不怎么样。

    曹袁之争,袁绍的大军是“堂堂正正”之师,人数上的优势却是压倒性的。

    曹军尽管精锐,但数量上的绝对劣势,却也使曹cao当真有些“蝼蚁撼树”的悲壮。

    十万袁绍军浩浩荡荡南下,曹cao不敢与之争锋,主动的放弃了白马,率众南官渡南撤。

    撤退的途中,曹军数度主动出击,想方设法阻止袁军进兵,但实力悬殊太大,最终不得不将数万兵马全部退回官渡主营。

    官渡地处鸿沟上游,濒临汴水。鸿沟运河西边虎牢要隘,东下淮泗,为许都之北屏障。

    欲夺许都,必破官渡。

    曹cao显然早就预料到会与袁绍在此决战,故于建安四年时,就在官渡修筑了十分稳固的堡垒和完善的防御工事。

    袁绍为了攻破官渡曹营,用尽了种种办法,先是堆土山,居高临下以弩弓手射曹营,结果被刘晔的霹雳车所破。

    接着袁绍又暗挖地道,想直达曹营腹地,又被曹cao在营寨四周掘壕沟所破。

    十万袁军猛攻官渡两月,依旧无法突破曹cao官渡主营。

    曹cao的防御看似固若金汤,最致命的缺陷在于乏粮,只要袁绍一直跟他耗下去,曹cao的失败在所难免。

    这日午后,刘东听说刘备已经向袁绍提出请求,派他率军去汝南,支援起兵造反的黄巾余党刘辟所部,威胁许都之南。

    “到底要不要给刘备崛起的机会?”

    刘东得知这个消息,犹豫不定。

    汝南一郡位于许都之南,乃是袁绍的老家,四世三公的袁家,在汝南拥有着绝对的影响力。

    刘东记得刘备就是借着去汝南为名,成功的脱离了袁绍的控制。

    中军大帐内,袁绍正在伏案观图,内中只有张郃.高览在旁陪着。

    刘东入帐见礼后,便直接问道:“听说袁公打算派人经略汝南,与汝南黄巾军的余部刘辟.龚都等联合,攻城掠地,扩大势力,共同抵抗曹cao,不知袁公心中可有人选?”

    在来的路上,刘东就已经听说刘备主动请缨,由他率兵去汝南统率刘辟各部,而刘东已然决定,不能给刘备掌握兵马的机会。

    “刘辟诸军虽众,可惜无人统领,既然子贤主动请缨,我岂能不允?不过……我已经答允派刘备.派他去汝南。”袁绍淡淡道。

    刘东眉头一皱,沉声道:“袁公,既如此,子贤告退。”…,

    欲擒故纵吗?刘东才不会上当。

    袁绍一怔,脸上露出狐疑。

    旁边的张郃.高览,神色也是微微一变。

    “子贤且慢!”高览微有停顿,道:“刘玄德师承卢植,先后依附过公孙瓒、吕布、曹cao,却屡次背弃,可见此人断无忠心可言,袁公以为,备此番主动请战,必是想借机背离。”

    高览说的这些话,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张郃也说道:“前番延津之战时,于禁曾与刘备的义弟张飞交手,张飞多次手下留情,已是大过……当时刘备听闻关羽为曹贼效力,害怕主公听闻会追究他,便再三向袁公说明会说服关羽……如今此行去汝南,背离之心明显。”

    “不知袁公的意思是?”刘东转身问道。

    袁绍‘哈哈……’一笑道:“子贤,我打算派张郃领三千轻骑随你一同前往汝南,统领刘辟诸军,与我的大军南北夹击,共破许都。”

    说到此,袁绍满脸的激动之色。

    可惜他不知,官渡一战的胜负关键,就在于许攸的背叛。

    如果没有许攸的背叛,曹cao就不可能知道乌巢的虚实,也就无法取得火烧乌巢的奇功。

    而没有火烧乌巢,也就没有张郃的临阵投敌,更不会有袁军的全线溃败。

    到那时,粮尽的曹cao,也只有失败一途。

    官渡之战,若是内部团结的曹cao胜了,那统一北方后的曹cao便将更加强大不可撼动。

    倘若是内部纷争不断的袁绍胜了,虽然会盛极一时,但只要袁绍一死,整个北方又会大乱,介时才有“浑水摸鱼”的机会。

    整整三千轻骑,袁绍还真是舍得,可惜他哪里知道张郃是想背叛他.投曹,如今刘东已然决定,等见到了刘辟,有刘辟制衡张郃,张郃投曹的机会并不大。

    带着这三千轻骑兵,刘东.张郃脱离了袁军大营,星夜倍道而行,很快脱离了袁军的控制范围。

    快马疾行,轻快的奔驰在中原广阔的原野上,张郃的心胸一下子也变得无比的开阔。

    手握着三千精锐之士,张郃相信,只要他能顺利的抵达汝南,就能够以此为骨干,纠结起一支数量可观的兵马。

    袁绍非明主,张郃首先想到了曹cao.刘表。

    “刘东呢?”张郃这才发现刘东没在身边。

    亲兵上前,道:“将军,刘公子说他人少马快,想先去汝南走一走,大军可在汝南汇合。”

    张郃怒道:“什么时候的事?为何不早像我汇报?”

    亲兵一脸委屈,道:“将军与刘公子白日饮酒,将军醉酒,刘公子先行离开,我等不敢拦……将军息怒!”

    此刻,张郃除了脸色阴晴不定,不由得心里琢磨道:“莫非刘公子已然看出我有投曹之心?他想先到汝南与刘辟联系,权衡与我?……”

    投曹?投荆?

    张郃犹豫不决,有刘东在,投荆州必然会受到重视,投曹?曹cao军中猛将如云,倒不如跟随刘公子去荆州。

    张郃也曾想过自立,可想在乱世中占有一席之地,仅凭兵马是不够的,最重要的就是人才。

    荆州发展了快10年,论根基除了袁绍,曹无表富有。

    荆州目前缺人才吗?

    曹cao三次攻宛.无果,赵云.魏延.孙兵.黄忠.徐荣.李儒.贾诩.徐庶之名早已传入中原。

    “或许刘公子才是堪比曹袁的雄主!张郃啊张郃,明明雄主就在你身边,你竟然……?还好为时不晚。”

    张郃下令道:“全军出发,汝南。”

    ……

    竖日清晨,即将进入一条山谷。

    刘东马.上对后挥了挥手,道:“高巧,前方有伏兵,令亲兵散开,下马寻找掩体。”一路坐在马上赶路的刘东,忽然间开了口。

    高巧极目远望,却见前方穿山而过的林道间,一眼望去,除了林子上空盘旋的鸟雀之外,不见半个人影旗帜。

    高巧跟随刘东多年,岂会不知山林鸟盘旋,林中必有埋伏的道理?

    不多时,亲兵回报,大道两旁的林中,果然埋伏了不少土匪强盗,看样子像是黄巾余党。

    高巧又派人寻来当地乡民,询问这股黄巾军是何来历。

    乡民称前面这山叫卧牛山,几年前被两个叫周仓和裴元绍的黄巾贼给占了,数年时间内聚了数千黄巾兵马,附近官军无人能敌。

    周仓!斐元绍!

    听到这两个名字时,刘东的心头着实一动。

    周仓.斐元邵,虽然统兵之能不是很强,但武艺却颇为了得,是冲锋陷阵的好手。

    特别是周仓,出身贫贱,性情豪放,办事果断,待人赤诚,忠心不二,早年,周仓为生活所迫,经常到今解州一带挑贩私盐,因而练就一双铁脚板,两条飞毛腿,一身好武艺。

    周仓原为张宝部将,张宝死后,周仓和同是黄巾军的裴元绍率部啸聚山林。后来率部投奔关公,从此,周仓对关公忠心不二,矢志不移,跟随关公南征北战,屡立功勋。

    刘东便想自己眼下正缺人马,周仓虽算不上什么大才,但好在他忠心,武艺又高,若能收得他与斐元绍,此行汝南便有了兵马倚仗。

    念及于此,刘东眼珠子一转,便有了主意。

    “传我将令,今晚就在这卧牛山上过夜。”

    原本跃跃欲试的高巧,等着刘东教她破敌之计,却听到‘山上过夜’这几个字。

    高巧忍不住道:“不过是一班草寇而已……巧去杀了他们。”

    “杀什么杀?巧儿,我们来汝南是收编黄巾军,不是来剿灭他们的。眼下遇到一支,刚好收服他们……巧儿,我赶了一天路想必也累了,你去准备吧。”

    刘东话落就思量着收服周仓.斐元绍之法,不过多久,心中便已然有了主意。

    ……

    营寨外的林子中,一千多人猫着身子,匍匐在草丛之中。

    黑面虬髯的关西大汉周仓,手持大刀,冷冷注视着林外灯火通明的营寨。

    “老周,你说这拨人是不是发现了咱们的埋伏?”旁边的裴元绍一脸狐疑。

    周仓哼了一声,“咱们在这条道上伏击过多少官军,就算被识破过?谁还能从我们手上逃掉不成?”

    说话间,周仓紧握钢刀的手背青筋突起,丝丝杀气在他狰狞的脸上涌动。

    “话是这么说,不过我听说这波人领头的是荆州刘公子,此人武艺超群,白马一役,连投奔曹cao的关羽都败在他手下,你我又岂是敌手?我看明日就放他们过去好了。”

    官渡之战意义非凡,即使归周仓这等啸聚山林的草寇,也时时刻刻关心着战争的进程。

    那些由北而来的路人商贩,不断的将官渡的战事传遍大江南北。

    “老斐,你什么时候胆子变得那么小了?刘东怎么可能败的了关羽,你可千万别听那些商贩道听途说,做不得真。”

    周仓素来把关羽当作是他的偶像,听闻关羽败于刘东之手,无论真假,他都不相信,他不信关羽会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