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秋意渐浓在线阅读 - 第六十章 三年

第六十章 三年

    三年后…

    “我说小七,这些菜必须要处理好,洗干净些,怎么全是泥,还有那些是树上刚采下来的,别放那里,说了多少次了?一会儿告诉小王,整治整治你们。”仇母生气的在后厨一顿批评。

    小七一脸委屈:“老太太,您老说的我都记下了,可这几天太忙了,再说,骥哥那么忙,还是别麻烦他老人家的好。”

    “我怎么就忙了?”西装笔挺的王骥一脸严肃的走了进来,遇到的人一路“王总好”喊了个没停,王骥走上前替仇母拉了拉身上的裘大衣:“阿姨,都快中秋了,山上天气太冷,您老别冻着,赶快回去吧,再说,今天晓晓就回来了,司机去接机了,你在山庄里等着不行吗?”

    “我看你们忙,就心里着急,”老太太让王骥扶着走到了外面,站在山顶上看着雾茫茫的大山:“晓晓从小就喜欢来这里,真是难为你有这片心,如果晓晓回来带着…”

    王骥打断了仇母:“阿姨,晓晓的事情让她自己做主,再说我也没那个心思,就想着把这东流山庄打理好,这是咱大家的心血。”说完,王骥看向远处的群山,仿佛看到晓晓伸出手触摸着阳光,看到晓晓摔伤后硬撑着也不愿意流泪,最后却咬的自己流泪…不自觉地,王骥脸上泛起了笑容。

    坐在车上,仇晓晓归心似箭,虽然知道母亲过的不错,可还是很想见马上到母亲,没想到本来是半年多的深造,一下就在异国他乡呆了接近三年,宋清流早就回国了,只留下自己一个人,这次回来她哪里都不想去了,好几家电视台也已经在接触自己的经纪人,到底怎么选择才好呢。

    不去想这些,沿途的变化很大,看来荣国没少投入资金,听母亲说杜鹃在负责槐树屯的开发项目,已经是项目经理了,她和邝可凡也很快就要订婚了,真是万幸。

    王骥,这个她不愿意去想的人,听说现在他也混的很好,还差点儿就把刘娣儿的黑帮都漂白了,整个江县早就没了黑道。

    摸了摸脖子上的宝石吊坠,真不知道那朵百合玉石吊坠还在吗?可能早就被母亲扔掉了吧。

    “小姐,到了,”司机是个很年轻的小伙子:“我们要走着上山了,山庄在山顶。”

    仇晓晓看了眼高耸的山路,有些出神,这里除了多了些石阶外,并没有太大变化:“怎么不修一下路呢?”

    “王总不让动,谁说了他都不听,”说着好像想起了什么事,司机笑了起来:“小姐不知道,当时为了这条路,王总和李子政差点打了起来,小姐可能不知道,李子政是荣国集团的总裁,但是王总真厉害,最后李子政还是放弃了修路计划。”

    见仇晓晓没有说话,司机小伙以为仇晓晓喜欢听,便接着道:“小姐知道吗,最后反而因为这条路,我们山庄的客人都要火爆了,加上老太太的秘方菜肴,王总和七爷他们是赚翻了。”

    仇晓晓听着这些陌生的称呼,心里很不舒服,便打断了司机的滔滔不绝:“走吧,我们上山。”

    看到路边牌子上“小心滑倒”的字样,仇晓晓突然回想起王骥就在这里被自己咬哭了,还背着自己打了二狗子,回家后给自己擦药,照顾了自己好几天,倒是杜鹃,天天拉着邝可凡到处跑,总是不见人影,现在这丫头快要订婚了,肯定在哪里偷着乐呢。

    往事一幕幕闪现,山头也近在眼前,路口一块大碑,上书“东流山庄,坏人勿近”四个红字,仇晓晓怔了怔,随即嘴角上扬,她肯定这不是出自王骥,一定是小七他们乱搞的。

    随着踏上山头,一座复古的驿站式的大木门,门上写着“东流山庄”几个錾金大字,东流,清溪潺潺知东流,仇晓晓读懂了,不待细想,就看见了站在山门口的母亲。

    “晓晓。”仇母穿着皮裘大衣,底下是黑色的裙子,裙摆在秋风中呼呼作响,身边西装笔挺的老七上前站在上风口为老太太挡了挡:“嫂,咳咳,小姐好。”

    晓晓顾不上理睬老七,有些不敢相信眼前这雍容华贵的老妇人就是自己的母亲,上前几步左右打量着:“妈,是你吗?太美了。”

    “说什么呢,怎么你也这么不着调?快过来,mama看看,”说着拉过了仇晓晓的手,眼泪一个劲的往下流:“还是那么瘦,国外吃不好吧?不过我的女儿是更加漂亮了,山头这么冷,我带你去洗洗,换件厚点的衣服再出来吧。”

    这时老四、老五和老六都西服笔挺的走到仇晓晓面前,低头鞠躬:“小姐!”

    仇晓晓收起眼泪,有些尴尬地退了退:“大家快别这样,以后叫我晓晓就行。”

    老太太拉过仇晓晓往前走,以前的那片空地还留着,几乎没变,树木也不曾少过一棵,只不过周围被铁栅栏围上了。穿过树林再往里走,是一栋三层小楼,楼呈“L型”,内弯处有假山喷泉,假山上的罗汉松在喷泉打起的水雾中若隐若现,仇晓晓的眼前顿时一亮。

    “这是‘唐诗楼’,是唐诗的主题饭店,里面的建筑是复唐古的,雕梁画栋、亭台楼阁应有尽有,而且收录了大概500多首唐诗,雕刻在里面。主打菜是老太太的秘制菜肴,客户反映很好。”一个清脆的女声介绍道。

    仇晓晓回头看了眼身边一身女式西服、一脸英气的丫头,好像对她没有什么印象,便又继续往前,转过一片竹林,左右两栋风格迥异的四层大楼出现在眼前,石子儿大路从两栋楼中间穿过,深入树林里面。

    小丫头上前:“左边的是宋词楼,右边是元曲楼。宋词楼以宋词为主题,收录宋代词赋600多首,是宾馆;元曲楼以元曲为主题,收录元代曲赋200多首,是集运动健身、洗浴游泳、唱歌喝酒等一体的娱乐会所,都是复古建筑。”

    仇母带着女儿继续往里走,除了老七,剩下的人都没有再跟,进了树林,七拐八拐的来到一栋两层别墅前面。

    老七道:“嫂…小姐,小七就送到这里了,这是你以后住的地方,收拾出来好几天了都。”说完也不等仇晓晓说话,老七直接回头离开了。

    仇母见只剩母女两人才叹了口气:“以前这里只有我和王骥住,现在你来了,终于可以多点儿人气了,快进去吧。”

    别墅也是复古样式,做成一个阁楼的模样,牌匾上写着“莺花亭”几个字,进了门就是一楼的客厅,两边的墙上挂满了“江城子”的字画,为首第一幅是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梦记》: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第二幅秦观的《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南来飞燕北归鸿,偶相逢,惨愁容。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小槽春酒滴珠红,莫匆匆,满金钟。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

    第三幅陈著的《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第四幅朱淑真的《江城子赏春》,第五幅欧阳炯的《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平》,第六幅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最后一副前面仇晓晓站了好久,竟然是自己的《江城子东郊江堤游记》:东郊堤柳借江风,感江城,动离人,或知少年轻狂自留恨。妙龄怎敌岁月狠,花飘零,情自横。昔日白云忆青峰,心生棱,泪留痕,方明多情总被无情坑。旧恨燃尽复新愤,讯未闻,情尽焚。

    看完了书画,仇晓晓没再管母亲,径直登上了二楼,二楼中间是一个根雕书桌,桌上笔墨纸砚一应俱全,周围六间应该都是是卧室,一一打开,里面的陈设都是古建筑样式,屏风木床一应俱全,最靠里的一间打开,仇晓晓有些失神。

    屋的左手边是任然是很复古的一张红木床,但床上的被褥却都是粉色的;右手边是一件镂空雕花的衣柜,衣柜是白色的;往里是一个落地窗的阳台,透过窗可以看到山下的老屋,奇怪的是,老屋前面有一颗好大好大的槐树;阳台的左侧是一个老旧的深色书架,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看着这熟悉的样式,仇晓晓的鼻子有些酸;中间是一张圆形的木雕小桌,不过比原来的大了很多,也华贵了很多,桌上还是那个小熊模样的笔筒里,笔筒里的几支毛笔一看就是原来的,笔筒前面摆着几张宣纸;桌子的右面摆了两张藤椅,就是自己原先的那两张,她不会看错的。

    仇晓晓心里一阵揪痛,王骥,为什么要这样,我不需要你做的这些,就不能放过我吗?如果此时王骥在她眼前,她觉得自己肯定会抓着他大发脾气,来撒撒这口闷气。

    气不过,仇晓晓跑下楼:“妈,王骥人在哪里?怎么这么半天都不见他?”

    仇母笑着拉过气呼呼的女儿:“晓晓,王骥恐怕是躲着你呢,别急,总会见到的。”

    听见王骥躲着自己,仇晓晓更加生气,自己又不是老虎,有那么可怕吗,最气人的是自己却没地方出这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