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灾民
郭氏父子刚离开不久,辽海县各方势力又相继来访。 不过这一次他们不是家主、帮主没有亲自上门,只是派人送了礼物。 这些礼物没有太过珍贵,只是正常的拜访问候性礼物,高璟没有再拒绝,照单全收。 一直到现在,他才有时间好好逛逛被他选为发展基地的辽海县。 自从去年阳申两国被占,南来北往的的客商少了一大半后,辽海县城就没有以前那么繁华了。 尽管如此,身处沟通禹国与阳申两国勾连之处,辽海县城还是颇为热闹的。 大街之上,行人摩肩接踵; 大街两边,摊贩吆喝声声; 大街繁华之处,一座座,一间间商铺林立。 布庄,粮行,酒楼,客栈,赌坊,青楼…… 相比起神剑城这样的武林城池,半数店铺都是兵器店; 辽海县城就显得百姓化了很多,大多数店铺贩卖的都是普通人需要购买的东西。 武者才需要的丹药店和兵器店就少的可怜了,高璟一路走下来才看到一两间。 这,才是神州大多数城池的现状。 武者强则强矣,人数终究不及普通百姓的千百分之一。 文成功封天斩龙之后,天地灵气消减,乃是主因之一。 大街之上,行人匆匆,普通百姓中间偶尔夹杂着三两夹刀带剑的江湖好汉,好不热闹。 虽然热闹,但是高璟还是可以从大多数百姓脸上看到愁苦。 已故县令生前强制低价购粮,让普通百姓艰辛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 也许他们正忧心如何节省些口粮,也许他们想着从哪里弄点短工补贴家用,亦或者想着卖地卖田度过困境。 高璟从镇抚使衙门出发,一路穿过繁华的北街,进入南城。 北街乃是官员、豪绅的居住之地,南城则是普通百姓的安家之所。 北城繁华,南城落魄。 房子低矮,屋檐残破,大门漏洞。 总角儿童无知欢乐嬉戏,风霜父母日日忧心愁眉。 高璟沉默地走过,李小天沉重的跟着。 两人一言不发,一直到南城尽头。 传入耳朵的是各种混杂在一起的嘈杂声音。 映入眼帘的是人,密密麻麻的人,挤在一起的人。 这里的人比北街还多,比北街还挤。 只是蓬头垢面,衣不遮体,表情痛苦而麻木。 “大人,这些人都是逃难过来的阳申两国百姓。” 作为向导带路的洛青,语气平静的介绍道,只是眼中有些不忍。 这次高璟出来只带了两个人,除了李小天,还有作为向导的洛青。 高璟仔细的看着这些人蹲在墙角,躺在地上,冷漠的沉默,暴躁的争吵,绝望的期望。 李小天再也忍不住,哀求道:“公子,帮帮他们。” 这还是李小天跟随高璟之后第一次请求高璟,为了这些和他出身相似的人。 饿肚子的滋味,看着什么都想吃下去的痛苦,他永远忘不了。 更加痛苦的是自己关爱的人也饿着肚子,然后抬起头,看着从外面回来的你时期待的眼神。 推己及人,感同身受,李小天不希望有人饿肚子,愿天下百姓人人暖衣饱食。 然而,人人暖衣饱食,何其艰难。 “强国争霸,弱国遭殃;天下兴亡,庶民皆苦。” 高璟低叹一声,然后重重的点了下头,答应下来。 阳申两国百姓,虽不同国,但却同为汉之一族。 如今既在他的治下,他也有能力,自然不会置身事外。 何况他要发展,正需要大量人手。 这些无地无产,无业无家的难民,正是合适人选。 不管是出于本心,还是为了他们的感恩,高璟都不会置之不理。 “施粥啦,施粥啦。” 一声欢呼声在嘈杂的人群中响起,压过所有声音。 人群为之一静,纷纷向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 只见几两大车正缓缓的挤开人群,来到一处空地停了下来。 然后从车上跳下来十几个穿着皂色衙役服的衙役,把车上一个装满稀粥的大木桶搬了下来。 另外几个衙役则是开始熟练的在旁边一个已经存在的简陋灶台上,架锅,生火,放米,熬粥。 其中一个看起来像是领头的衙役吆喝道:“施粥了,施粥了,快过来领取,一人一碗,不得多领。” 事实上,压根不用吆喝,在木桶刚落地的一瞬间,难民们就争先恐后的挤在木桶旁边,用炽热的眼神看着桶里的粥水了。 十几个衙门差点被挤得站不稳。 “呛。” 关键时刻,为首衙役抽出佩刀,一声大喝:“胆敢上前哄抢者,杀无赦。” 见威慑住大家,他接着大声说道:“排队,每人都有,抢什么抢,这是第一天施粥吗?哈?” 乱乱哄哄,拥拥挤挤中,众人还是排起了长队。 人群外,看到差点引发哄抢,高璟皱了皱眉头,向洛青问道:“每日都有施粥?” 洛青回道:“自从郭县丞暂理县衙事务十多天来,每日都派人到这里来施粥,灾民每人可领取薄粥一碗。” 高璟皱眉,每日一碗薄粥,灾民如何度日? 不过他对这些灾民来说,日子已经好过了很多。 半个月前,已故县令还在之时,以灾民非禹国百姓为由,把灾民拒之城外,不准进城,不施半粒米粮。 上任县令被杀后,由郭县丞代理衙门事务,不忍灾民饿死冻死,才准许他们入城,每日施粥赈济的。 “既然施粥赈济,为何每日只施薄粥一碗?” 每日一碗薄粥,只能勉强吊着性命,迟早也是饿死的。 郭誉既然有心赈济就不应如此小气。 何况上任县令才刚强制购完粮,库房中粮食必定无数,此时不用来赈济,难道郭县丞也想和辽州其他官员一样,偷偷贩卖出去? 事实证明高璟想岔了。 “县内仓库存粮无多,郭县丞能每日施粥一碗已是不易了。”洛青替郭县丞辩白。 “怎么可能,不是刚强制收购完百姓新粮吗?仓库应该溢满才对,为何会存粮不足?” 高璟很确定,这些贪官不会真的把粮食运往军中,不然当初大军也不会面临如此缺粮局面。 “进了县衙仓库之后,谁知道这些新粮去哪里了呢?”洛青幽幽道:“已故县令死后,郭县丞去仓库一看,里面压根没有什么新粮,就是旧粮也不足记录的一半。能每日施粥,郭县丞已是不易。” 高璟咬牙,这些强行收购上来的新粮铁定进了已故县令的腰包,只是不知道被他运到哪里去了。 洛青抬眼看了一眼高璟,轻声叹息一声:“孙百万身家百万,独女才嫁给县令为妾不足三年,没有想到就要守活寡了。” 好像在叹息孙百万女儿的命运。 高璟闻言,盯着洛青眼睛看了一会,才问道:“孙百万是谁?” 洛青被高璟盯着,脸色坦然,眼神平静:“孙百万原名孙钱,在西街开了家粮行,小有身家。 孙钱有一独女,长得花容月貌,每日登门求亲之人络绎不绝,孙百万只是不准。 直到三年前,却突然把爱女嫁给县令为妾,当时不知多少男子心碎,多少人骂孙钱攀附权势。 自从嫁女为妾后,孙钱的粮行生意越做越大,三年时间里,粮食生意竟占了全城粮行的一半,甚至还把生意做到了附近燕东、三义两县。 而孙钱,也变成了孙百万。” PS:看到大家在催更~ 现在每天一更2K,确实有点慢; 但是也没有办法,现在还在兼职; 每天只能抽出两三个小时时间码字,手速又比较慢...... 反正,不管什么原因,每天更新这么少,在追的肯定看得不爽。 虽然这本书赚不到钱,但是本着对大家负责的态度,还是有在想,要不要离职每天写多点...... 有点任性,还在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