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曹孟德入主兖州 济北相英灵不朽(三)
曹cao遥望士兵,见众人已无恐惧之色,心下大安,当即开始排共布阵:“夏侯惇、夏侯渊听令,你二人各带一千步卒赶往寿张东,选择小股黄巾贼相机而战,两军日夜轮换,不得有误!” 夏侯渊字妙才,为夏侯惇的族弟。曹cao赋闲在家时,夏侯渊因帮曹cao而身陷囹圄,后经曹cao相救才免于官司。自跟曹cao起兵后,任别部司马,骑都尉从,与夏候惇同为曹cao的左膀右臂。 “诺!”夏侯惇、夏侯渊得令后退回武将的队列。 “曹仁何在?”曹cao问道。 一名二十多岁的小将迅速走出队列,来到曹cao面前应道:“末将在!” “曹仁,你带一千戍卒与荀彧同守兖州,兖州是我们的根基,不容有失,若出任何差错,我唯你是问!” “诺!”曹仁得令而去,时隔多年,曹仁也从一个黄口小儿,变作成了英姿勃发的少年郎,俊朗的面孔上,更多出同龄人少有的自信,举止得体,走起路来虎虎生威,从他的一举一动都能看到曹cao数年前的影子,可见曹cao没少在这位从弟身上下功夫。 “曹洪何在?” “末将在!” “曹洪你与我一同带精骑穿插迂回,只许游击,不可恋战。” “诺!”曹洪应答道。 战争随着曹cao地将令拉开序幕,因为尽掌敌人虚实,曹cao采用了一种非常大胆的战术:利用骑兵的高机动性穿插于黄巾军各部之间,迫使黄巾军疲于奔命。这样一来,黄巾军缺乏统一的指挥以及组织混乱的缺陷暴露无疑。小股军队一旦掉队,就会被夏侯惇、夏侯渊吃掉,而且他们二人昼夜交替攻击,几日下来,黄巾军疲惫不堪,战斗力大幅下降。至于兖州,严阵以待的曹仁、荀彧,依托城墙给前来攻城的黄巾军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胜利来之不易,除了将士们的浴血奋战外,还有鲍信的舍身相救,没有他的牺性,这一切都将不复存在。曹cao获胜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花重金寻求鲍信的尸身,奈何兵荒马乱,早已不见踪影。苦求不得之下,曹cao只得命工匠用木料刻成鲍信生前的模样,隆重安葬这位挚友。 当鲍信的棺木被安放在墓xue后,曹cao当着众将放声大哭道:“我与济北相相识不到两年,虽只有数面之缘……可他却视我为刎颈之交……昔日他在董卓老贼进入洛阳之时曾劝袁本初将其袭杀,却未被采纳……以致酿成今日的惨剧……我们对不起你啊!” 一旁的张邈也落泪了,他安慰曹cao道:“此事非孟德之过,否则济北相也不会舍命相救。” 曹cao哭着摇了摇头,弯腰从地上捧起一把黄土将其撒在鲍信的棺木上后继续哭泣道:“群雄起兵讨伐董卓老贼,真心出力者屈指可数……济北相乃是其中之一。今日大业未成,他却因救我而命丧敌手,这是我曹cao无能啊!” 曹cao情到深处不能自已,再次放声大哭起来。站在不远处的将士们也都开始低头擦去眼角流出的泪水。 曹cao大哭了一阵,等到情绪略微平复后,他转身对众将大声说道:“济北相英灵不朽,我曹cao在他坟前起誓,必破青州黄巾贼,众将听令!” “州牧请下令!”夏侯惇带头响应道。 “待葬礼结束,即刻回营备战,为济北相报仇!”曹cao大声喊道。 “诺!”将士的回应响彻长空,人人心中都憋着一口气,一口不为鲍信复仇誓不为人的英雄气。 后续战事进行了一月有余,人数超过百万的黄巾军被曹cao彻底击垮,他们开始向济北撤退,曹cao乘胜追击,走投无路的黄巾军尽数向曹cao投降。 这是曹cao独自取得胜利的第一场大仗,得男女百万余口,曹cao从三十万降卒中挑选精锐,进行整编,他们就是后来名动天下的青州兵。 二十年后,曹cao为纪念这位挚友的功勋上表天子,将鲍信之子鲍邵封为新都亭候;他的另一个儿子鲍勋,担任丞相掾。 有些人哪怕逝去很多年,也还是会被记起,这大概就是藏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侠义之心吧。 顺利入主兖州,加上平定青州黄巾军,曹cao的名望再上一层楼。可曹cao深知这只是刚刚开始,身处乱世,说话做事全都要依靠实力。这戡乱平复除了要有武略,更需要有定国安邦的人才来辅佐。如今武将已初具规模,可善于治理天下的人只有一个荀彧是远远不够的,曹cao开始在兖州境内招贤纳士,前来投靠曹cao的人很多,一位叫毛玠的青年俊才从一干人中脱颖而出。 毛玠字孝先,陈留人,少年时以贤名闻达于乡里,被举为县吏,以公正廉名著称。后逢董卓之乱,毛玠本欲避祸荆州,但听闻刘表多重用荆襄本地士人且多有偏袒,便放弃了荆州之行。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前来应征的人很多,曹cao说完开场白便向众人问道:“如今陛下被董卓老贼挟持,群雄征伐不断。本官初入兖州,不知各位有何定国安邦的良策啊?” “当厉兵秣马,讨伐董卓!”曹cao话音未落,人群当中立即有人喊道。 “此言差矣,当写奏疏禀明天子,要天子下诏罢免董卓!” “应联合诸侯,向天子上书清君侧!”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曹cao听得直摇头。耗费了一下午的时间,最终勉强可用之人不过三两名。当曹cao宣布讨论结束,正欲离开之时。一身粗布长袍的毛玠挤出人群,来到曹cao近期小声说道:“州牧可否单独与在下闲聊几句?” 曹cao从上到下打量了毛玠一番,其虽然相貌平平,可说话的语气似乎成竹在胸,看来也不像是滥竽充数之辈。曹cao点了点头,对毛玠开口道:“先生请随我来!”二人说话间便来到一个四下无人之处。 经过简单的自我介绍后,曹cao便向毛玠征询天下事,毛玠言道:“今天下分崩离析,百姓或因战火而死,或因饥饿而亡。州郡官府的仓库空虚,百姓难以安定。乱世唯有义兵方能长久,明公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保护百姓安全,使他们安心耕地养蚕,待到府库充盈之时,霸王之业便可成矣。” 曹cao听得双眼冒光,他握住毛玠的手激动地说道:“先生大才,可愿在我帐下效力!” “(毛)玠愿供州牧驱策。”毛玠躬身行礼道。 心情大好的曹cao立即扶起毛玠,找了一处石阶先行坐了下来说道:“若不是碰上这兵荒马乱的乱世,以先生之才足以跻身庙堂,今日能得先生相助,实乃人生一大幸事。我生平最不喜繁文缛节,先生若有什么需要,只管开口便是。只要我能办到的,定为先生解除后顾之忧!” 毛玠见曹cao如此随意,略微迟疑了一下,也跟着坐了下来。他叹着气向曹cao说道:“不瞒州牧,现在只要能有间御寒避雨的屋子,能够填饱肚子的饭食,我已足矣!” “哈哈哈……”曹cao大笑道,“自古有大志向者莫不已封妻荫子为目的,先生的要求未免太过小家子气了!” 毛玠说道:“州牧说笑了,两年前在下也是踌躇满志,这两年颠沛流离,现在只求一日三餐。” “听闻先生之言,先生似乎去过很多地方?” “一言难尽啊!”毛玠颓废地说道,“两年前,我曾接到诏命前往洛阳履任新职,不曾想赶上董卓作乱,还好走得及时,否则早已命丧都城。后来中原战事爆发,我本想前往荆州投靠刘景升,到了鲁阳后,看到后将军治下的南阳一片萧条,官军比起匪类,有过之而无不及。百姓深受其害,家破人亡者比比皆是。刘景升治下荆州,地方豪强仗势欺人,前往荆州避难的名士多受排挤。思前想后,我只得离开鲁阳,来到兖州避祸。没想到青州黄巾大起,若非州牧将其消灭,此刻我都不知道该去何处避祸。” “大好河山,怎么就搞成了这个样子!”曹cao痛心地说道。 “能拨乱反正者,在我看来唯有州牧。”毛玠起身再次向曹cao行礼道,“州牧只管吩咐,毛玠必不负所托。” “有先生相助,何愁大事不成!”曹cao起身回应道。 毛玠一席话令曹cao看到了更远的未来,他当即被曹cao任命为治中从事,与荀彧共同打理内政。 兖州在荀彧、毛玠的治理下很快恢复了秩序。百姓开始安居乐业,曹cao也加紧厉兵秣马。可就在这时,关中传来一则消息——挟持皇帝刘协、拥兵自重的董卓竟然被他的义子吕布给杀了! 诸侯欣喜若狂的同时,各自加快了军事准备。既然共同的敌人已经不在了,彼此也就不再是盟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