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精兵强军与裁军安置之策
“关于捕快兵马司和城卫兵马司之事,之后有异议可提出,最后会由内阁指定具体的细则。,” 大明王王宇没准备在此刻详议,新军制的内容还没有说完,他继续道: “接下来本王所说,正是之前提及的精兵强军,也就是裁军。” “以下几种情况的将士,符合裁军的要求。 第一,年龄在二十以下,五十以上,非将领者,一律裁掉! 第二,老弱病残,滥竽充数,无心为兵者,一律裁掉! 第三,整顿军纪,严重违反军规者,一律裁掉! 第四,年龄满五十五的将领,无特殊情况,必须退休。退休将领,可享受新制定的将领退休待遇政策。 第五,” 目前华夏帝国的兵马总体情况大明王王宇是了解的,为此想出这些裁军条件。 照此条件裁军,至少能裁掉三分之一的兵马,剩余百万左右的兵马。 大明王王宇停下片刻,继续说道: “本王心中有数,照此条件裁军,可裁掉三成左右的兵马,即大慨五十万人左右,甚至更多。” “对于这些被裁掉的兵马,愿意回乡的,给予适当的钱粮或者田地作为补偿。” “不愿意回乡的,就由捕快兵马司和城卫兵马司安置在各州,府,县的捕快衙门和城卫衙门。” “那些因伤残和老弱,给予丰厚的补偿,安排些轻松的职位。” “如此之后,若是还有没能安置或者不满意安置的,交给本王来处理。” 王宇想着,就算还有无法安置的,想必也只是少数,他可以把他们带去“原界”,反正原界人少。 只不过,每带一人进去会消耗五千文明指数点,让王宇心疼。 听到这里,文武百官恍然,原来大明王用即将设立的城卫兵马司和捕快兵马司来解决裁军带来的安置问题,加上愿意返乡的给予补偿如此,按理来说的确可以解决问题。 因为全国战事才结束不久,天下兵马几乎都在各将领手下,也就是属于国家兵力。 这样一来,地方的兵力就要缺少。用裁掉的兵马来补充,也不错。 不过,问题又回到了军饷上。 地方兵力和国家兵力都由户部直接发放钱粮,负担似乎没有减弱,只是左右手而已,都需要军饷。 文武百官等着大明王的下文,若是不能解决军饷问题,他们会力争保留屯田制,少裁军之类的。 “本王知道你们在想什么。” 大明王王宇一眼就明白了为什么有不少人皱眉。撇了一眼秦始皇嬴政,女皇武则天,明太祖朱元璋等历史聊天群的群成员。然后自信道: “最近两年,虽然天灾依旧不断,但朝廷有了防备,加上户部大力推广玉米,红薯,土豆的耕种,成果斐然。 现在,就让户部尚书,内阁次辅诸葛亮为你们讲解下今年的全国的秋收情况。” 大明王王宇说完看向诸葛亮,诸葛亮出班,行礼,然后向文武百官讲道: “今年秋收,长江以南因为才结束战争,勉强赶上玉米的推广,虽然总体取得了丰收,但无法参照战乱的去年的收成。, 就说说长江以北吧,去年就开始在这些地方推广玉米,红薯,土豆。今年力度更大,玉米,红薯,土豆耕种面积扩大了数倍。 加之工部组织各地方修缮水利,提前预防天灾,彻底没了战争,百姓安定下来等原因。 在长江以北,今年的玉米收成是去年的六倍有余,小麦,粟谷等粮食收成是去年的两倍。 还有接下来的红薯,土豆,其收成可以预测,亦将是去年的数倍。 总而言之,今年虽然任然有天灾,但肯定是个丰收之年,因此,户部增加了不少钱粮入库” 诸葛亮讲解完后,补充一句,表示支持大明王的新军制,道: “若是施行新军制,户部能满足未来一百万兵马的钱粮军饷,地方兵力可有各地方其他税赋应对明年若是顺利,必然粮食收成会更多。” 各地方现在无需给地方兵马钱粮军饷,也就必须帮以往的那份交到户部,再由户部添一部分,便能解决。 华夏帝国继承大明的度量衡,一石米相当于现代的一百二十斤。足够一个士兵吃上三个月,一年便是四石米。 一石米,在华夏帝国目前需要二两银子,四石米,就是两银子。 每个士兵的钱粮军饷包括粮食和银子。一年折算成银两,每个士兵按照二十两计算,一百万兵马,一年开支大约就是两千万银两 户部预算了百万兵马的钱粮军饷,就变得紧巴巴了。要是遇到更大的天灾或者战乱,将无法承担。 这也从另一方面看得出,采用军屯,的确能解决很大的问题。 可惜,大明的卫所兵制和军户制已经使军屯变了样,成了负担。华夏帝国不可能去继承,不然后患无穷。 诸葛亮的一番话,让不知情的人很是吃惊。 “什么时候,户部如此富裕了!” “推广玉米,红薯,土豆耕种,便能取得如此惊人的收成?” 好想打秋风有没有! 许多人眼里放光,很是羡慕,想着:以后找户部要钱粮,可不能小家子气。 当然,他们不知道的是,户部今年入库钱粮大增,除了推广玉米,红薯,土豆,得到丰收外。 还有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在全国清丈田地,增加了许多田地交税赋。 明末,土地兼并隐藏严重,加上战乱,有不少田地成了无主之地。通过重新清丈田地,使得全国田赋大量增加,从而使得国库充裕。 “次辅之言,想必尔等明白。” 大明王王宇一直在观察文武百官的反应,还算令他放心。准备再给文武百官吃一定心丸,道: “上百万兵马的钱粮军饷的确给户部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本王既然提出军改,施行新的军制,自然应想办法解决钱粮军饷的问题。” 难道大明王真有其他办法弄到钱粮军饷? 不少文武百官好奇。 只听见大明王王宇讲道: “本王会在不增加百姓税赋的前提下,想办法获得足够多的粮食,同时还想办法为户部开源,增加国库收入具体如何做,尔等拭目以待吧。” 顿了顿,又道: “如此,精兵强军,施行募兵制,现役军籍制,便有了钱粮军饷保障。” “接下来,本王还准备把天下兵马划分为七个区驻守,或者可称为n” 将天下兵马划分为七个区驻守? 大明王还真是会折腾啊! 不少文武百官心中感叹。 按照大明王接下所说的,华夏帝国的兵马国家兵力,即国防军队或者叫朝廷中央军分为以下n。 分别是:顺天军区,镇北军区,镇东军区,应天军区,镇南军区,镇西军区,天府军区。 每个军区大致情况如下: 顺天军区: 管辖范围为顺天府,冀州,晋州,蒙州半部。主要兵力为禁卫军和神兵营,目前兵力十万,预计二十万兵力。 镇北军区: 管辖范围包括辽州,吉州,黑州,蒙州半部。主要兵力预计十五万,由镇北大将军兼元帅的镇国公王永吉负责。 镇东军区: 管辖范围包括济州鲁州,豫州。主要任务就是全军战略总预备队,负责训练新招募的新兵,预计兵力十万。 应天军区: 管辖范围包括应天府,苏州,皖州,浙州,闽州,赣州。主要兵力预计二十万,由镇东大将军兼元帅的护国公吴三桂负责。 镇西军区: 管辖范围包括甘州,陕州,新州,宁州,青州,是n里面管辖范围最大的军区。主要兵力十五万,由镇西大将军兼元帅的安国公孙尚香负责。 天府军区: 管辖范围包括川州,云州,臧洲,颠州。主要兵力预计为十五万,保卫华夏帝国西南及边疆的国土安全。 镇南军区: 管辖范围包括鄂州,湘州,粤州,桂州,琼州,宝岛。主要兵力预计二十万,由镇南大将军兼元帅的定国公郑芝龙负责。 n,用兵力预算在一百一十五左右。 而且文武百官中有许多人注意到镇北军区和镇西军区管辖的范围有些特殊。 镇北军区所管辖范围现在基本在大清手里,而镇西军区的管辖范围有一半多现在不在华夏帝国的统治下。 由此可见,大明王的雄心壮志,将来东北面和西北面的战事无法避免。 最激动的莫过于武官们,意味着他们未来还有机会获得更多的功勋。 “群主心不不仅要使华夏帝国的版图恢复到朕建大明之时的版图,还要往外扩张啊。” 明太祖朱元璋心中感慨,同时想了想:朕,是否应该考虑下扩大大明版图?再等等吧,朕的大明还是很穷啊。 朱元璋等历史聊天群群成员之前已经看过华夏帝国的地图,上面就有镇北军区和镇西军区管辖的版图。 “还没朕的大元一半大!” 元世祖忽必烈不削王宇这点野心,不过,忽必烈最近也因为大元版图太大,治理起来麻烦,尤其是西亚和东欧的地区,令他头疼不已。 版图太大,无法治理,就不是好事啊! 划分n,高级将领将不时的调换,而基层军官和普通士兵不会调动。 也就是施行“调将不调兵”的制度。 “此外,本王还打算在应天军区和镇南军区各建立一支新的水师,一个军区暂时定五万编制的水军。” 大明王王宇说道: “不过,所有的新军制不会马上在全国进行。以应天军区,镇南军区,镇西军区,这三个军区进行。” “此外,顺天军区的禁卫军和神兵营已经整改完成,完全使用的新新军制。应天军区,镇南军区,镇西军区可以借鉴,安排人前往学习或者请人到各军区指导也行。” “好了,今日本王要说的就是军改采取新军制的事情。现在本王已说完,尔等有疑问或者异议,就提出来。” 说完,大明王王宇端起茶,一边喝茶一边注视着文武百官的反应。 有些文武官员很给大明王面子,又或者是显示存在感“积极建言”,不管有用还是没用。 直到午时过后一段时间,大朝会才结束。 等文武百官和历史聊天群的群成员离去,大明王王宇把张良,诸葛亮还有陈确三人留了下来。 先对礼部尚书陈确说道:“陈尚书,你辛苦下把南北科举的考卷整理下,明早交给本王。” “是,臣记下了。” 陈确应道。 “对了,还有应天书院的事情,务必保证明年秋季顺利招生,进行开院典礼,到时候本王也会去参加开院典礼。”王宇突然想起应天书院的事情来,顺便提一下。 陈确点头,应道:“臣,会亲自盯着。” 顺天府有顺天书院,应天府有应天书院,一北一南,都是华夏帝国最高学府,陈确自然知道其重要性。 随后,大明王王宇问张良,道:“翰林院那批第一次科举中举的人如今考核应该完成了吧?他们可是华夏帝国第一次科举中举的进士,尤其是那五名女进士。他们关系到华夏帝国和本王在天下人心中的印象和影响,务必妥善安排好,别闹出笑话!” 王宇可一直记得此事,又补充了一句,道:“对他们的考核和安排出来后,在公布前,交给本王过目。” “是。” 张良身为内阁首辅,同时还管着吏部,道:“考核已经完成,安排也出来了。本来打算过两日就公布,大明王想过目,我下午内阁议事时带来。” “好。” 大明王王宇点头,而后转身看向诸葛亮,叮嘱道:“户部准备怎样,能赶在明年开春推行“摊丁入亩”吗?” 没错,王宇打算改革田稅,施行摊丁入亩之策,到时候他也能喊出“永不加赋”的牛逼宣言。 “户部已经在着手准备,虽然事情繁琐,但努力下,定能在明年开春时做足准备,到时候便能快速推行开来。” 诸葛亮说道。自从来到华夏帝国为官,诸葛亮成长不少。 离开乾清宫,王宇直接返回自己所住的宫院。 他的父母以及义弟王虎,还有义妹王蓝,西施,郑旦,孙尚香,詹雅茹等人已经准备好午膳,等候多时。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