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 出发
. 浏\览\器\搜索 \. \可/以快速找到你在本站看♂的书. 蓝晴刚一放下药箱,张小娥立刻端了一杯水给她。 等蓝晴喝完水缓了口气后,章mama这才问道:“蓝姑娘,请问外面况怎么样?” “街上大致还算平静,但还是有很多士兵在到处巡逻,看样子还会再戒严一段时间。” 站在旁边的张小娥不皱了一下眉头,然后有些忧心忡忡地说:“不知当家和夫人他们现在怎么样?” 蓝晴安慰道:“放心吧,既然官府那边贴出抓捕榜文,表示他们并没有被抓到。 估计苏主编他们已经跟着宁家回到西北了。只要到了那里,他们就不会有事的。” 章mama也开口道:“没错,有老爷在,姑爷和小姐不会有事的。 蓝姑娘,请问我们府上现在是什么况?还有官兵在那守着吗?” “我偷偷去看了一下,外面已经没有官兵把守,但门口却贴上了封条,看样子是被官兵给查封了。” “这帮贼子,一定是把我们府里的东西给搬空了。”章mama气得直咬牙。 还好他们出来的时候,把府上所有金银细软以及房契银票等重要物品都带走了,否则损失更大。 “那报社那边呢?”张小娥插口问道。 “也是一样,门口也被贴上了封条。” 虽然早有预感,但听到这个消息,张小娥还是十分心痛。 章mama毕竟是见过世面的人,她十分镇定地说:“那些都是死物,只要老爷他们平安无事,一定有机会拿回来的。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我们要怎么离开京城回西北跟老爷他们会合。” 听到这个问题,蓝晴和张小娥也不皱起了眉头。 是啊,现在该怎么离开京城呢?这确实是个十分头痛的问题。 那天晚上发生兵变的时候,池非府上的人也被街上到处巡逻搜捕的官兵给惊醒了。 章mama一看这些官兵的服饰就知道他们并非普通的官兵,而是军。 看这形,估计是京中可能有人作乱,所以皇上才出动了军。 章mama在西北待过,曾经亲眼见识过胡人偷袭县城后,全城鸡犬不留的惨状。 她虽然不知道京中发生了什么事,但为了以防万一,还是马上叫醒了府里所有人,并且命令众人立刻收拾好行李,做好随时撤离的准备。 当红影一个人回到府上的时候,章mama这才从她嘴里知道了事的真相,对皇上这种行为大为愤怒。 而张小娥在看过池非的亲笔信后,立刻按照信上的吩咐,先把他藏在书房里的全部银票和手稿都带在上,然后带上大牛跟着章mama他们全部人一起撤出了苏府,暂时躲在池非在外面所租的那幢四合院里。 这破旧的四合院还真是避难的宝地,帮了池非等人一次又一次,否则这半夜三更的还真不容易找到能藏这么多人的地方。 等包括章mama在内的阿芷陪嫁家人都安顿好后,红影立刻带着张小娥去报馆那边把蓝晴、彭大强夫妻俩以及那些流民孩子全都接到四合院来暂避。 此事是最为紧急的,因为不久之后,不管是苏府还是报馆,肯定会有官兵上门查封抓人的。 果然到了第二天下午,苏府和报馆就被大批官兵给查抄了,里面所有值钱的东西都被搬走。 因为抓不到府上和报馆的人,官兵们就对章mama等人开出了缉捕文书,将他们视为叛贼同伙进行追捕。 只不过章mama他们毕竟只是苏家的下人,就算抓到也功劳有限。 因此官兵们更多地还是把精力放在搜捕其他与大皇子相关的大人物上,暂时没功夫管他们。 章mama看着满屋子的人,也觉得十分头痛,不知该如何安置他们,尤其是那三十多个流民孩子。 还好池非在给张小娥的亲笔信中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他让张小娥去找聚雅斋的金掌柜,请他帮忙接收这些孩子。 因为这些孩子只要是八岁以上的全都学过印刷或挑字,而且至少有一半人已经上手,算得上是合格的印刷工和挑字工了。 池非希望金掌柜可以看在他的面上,把这些孩子介绍到其他印刷作坊去做工人,就算不行也希望能够暂时收留他们。 金掌柜从张小娥嘴里得知池非的请求后,立刻去请示曹当家。 曹当家在考虑了一会之后,终于答应接收这些孩子到聚雅斋的各个印坊去做事,就当是帮池非一把。 张小娥听说聚雅斋肯接收这些孩子后,感动得当场落泪,立刻向金掌柜一遍又一遍地表示感谢。 事不宜迟,当天晚上金掌柜就找了几辆马车来四合院接人。 离别之际,那三十多个孩子全都哭成了泪人,没有一个愿意离开。 在这里不仅有饱饭吃,还有先生和小娥姐他们几个大人关心他们照顾他们。 还有彭大强夫妻俩一个在教他们练武,一个在照料他们的生活。 甚至他们生病的时候,蓝jiejie还会免费帮他们治疗。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他们感到无比的安心和温暖。 所有人都已经把报社这里当成了他们的家,并产生了深深的依恋和归属感。 原本一切都好好的,但只是隔了一个晚上而已,却突然发生了巨变。不仅报馆被官兵封了,而且连先生也成了被官兵抓捕的对象。 如今还要他们离开这个温暖的家,他们全都感到难以接受,就像天塌下来一样无所适从。 张小娥当然也舍不得他们,但如今她们自难保,能把这些孩子全都安置好就已经倾尽全力了。 而且聚雅斋跟当家的关系这么好,又是有信誉的老字号书坊,张小娥相信这些孩子会得到善待的。这已经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张小娥眼含泪逐一搂着他们,然后一边安慰着这些徬惶无助的孩子一边把他们一个个送上马车。 当马车驶远后,张小娥这才敢失声痛哭出来。 在安置好这些孩子后,接下来就是几个大人了。 蓝晴和彭大强夫妻俩只是受雇于池非,并非苏府的下人,因此他们并不在缉捕文书当中。 为了不连累他们,张小娥叫他们三人各自去找地方搬离,以免受到牵连。 彭大强夫妻俩虽然万分不舍,但他们毕竟只是普通平民百姓,还有年幼的儿子要养,所以他们只能选择离开。 还好他们儿子的病已经治好,而池非平时给出的工钱又够优厚,此时他们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积蓄,不至于像当初那样为了医治儿子连租房子的钱都用尽而被迫流落街头讨生活。 他们已经想好,先找个便宜的地方住下,然后再做些小生意来糊口。 彭大强夫妻俩离开后,就轮到蓝晴了。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是,蓝晴选择不走,她要跟他们一起离开京城去西北跟池非会合。 她给出的理由是:她孤寡人本来就没有什么牵挂,去哪里都无所谓。 池非不仅是她的主编这么简单,还是她的导师和恩人,所以她要跟去西北帮他做事。 她相信,苏主编总有一天会重建文学报的。她只想在文学报上连载她的小说,所以她要跟过去帮他。 而且她本又是个大夫,到了西北以后应该多少能帮上一些忙。 在蓝晴的坚持下,张小娥只好让她留下来。 不过幸好有她在,平时到外面买米买菜或打探消息什么的会方便很多。 毕竟除了蓝晴以外,他们所有人都被官府通缉了,不敢随便外出。 关于如何让章mama和张小娥他们离开京城去西北,当时走得匆匆忙忙的池非也没想到什么好办法。 他唯一想到的办法,就是让张小娥他们去找简书棋,或许已经进入翰林院当官的简书棋有办法也说不定。 但最后他还是没有交代张小娥这样做,因为他不想连累简书棋。 窝藏或协助朝廷钦犯是大罪,就算是出勋贵世家的简书棋也不可能免罪。 而且简书棋刚刚进入翰林院,正是最为关键的时期,不能有丝毫行差踏错。 池非不想为了自己府上的人而让好友冒这种随时会被抄家砍头的危险来帮他,这是明晃晃的坑友行为,他不能这样做。 思来想去,池非只能寄希望于红影。 希望红影这个曾经的“江湖中人”能够有办法让府上的人安全逃离京城。 这也是池非临走前,请红影暂时留在京城,协助张小娥他们的原因所在。 随着越来越多与大皇子有关联的官员和商人被缉事府的官兵抓捕甚至杀害,即使是见多识广的章mama心里面也不开始着急了。 她知道,等官兵把大人物们都抓完后,就会轮到他们这些漏网之鱼了。 他们留在京城时间越久,就会越危险,一定要尽快离开才行。 就在章mama等人一筹莫展之时,已经消失了好几天的红影突然半夜溜了回来。 她回来以后对章mama说:她找到门路离开京城了。不过走的不是陆路,而是水路。 众人一听,顿时惊喜万分。 章mama细问之下,才知道京城周边的各个出入口已经被五军营的士兵封住,任何人进出京城都要经过严密的盘查,因此他们一行人想通过陆路离开京城几乎不太可能。 不过虽然陆路行不通,但走水路的话还是有机会的。 红影从一些江湖朋友口中得知,由于缉事府正在京中大肆清除拥护过大皇子的文官,因此有许多官员都想把家人送往外地避难。 有些专做走私偷运生意的船家看中了这个机会,开始做起了偷渡官员家属的生意。 虽然要价极高,但还是有很多官员家属愿意乘坐他们的黑船逃离京城。 红影已经跟其中一个黑船船家约好了时间,明天晚上深夜时分以灯火为信号,一起上船离开京城。 等离开京城后,一行人会再次转船往江南一带出发。 到了江南后,再经水路和陆路混杂的方式进入九江。 之所以要去九江,那是因为红影得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报:就在一个月前,西北军已经拿下了九江。 朝廷方面怕会引发混乱,所以才一直隐瞒着这个消息。 既然西北军已经拿下了九江,那表示只要他们一行人到了九江就基本安全了。 到时他们再向九江的守军表明份,就可以跟着守军去西北了。 在听完红影的计划后,章mama这才松了口气。这确实是可行的办法。 最. 新章节前往/♂. \♂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