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王师北定在线阅读 - 第206章 粮食短缺 多重因应

第206章 粮食短缺 多重因应

    第206章粮食短缺多重因应

    午饭后休息片刻,继续开会,由李制军首先发言:「除了郭壮图、王屏藩两位副将分别负责的西北方及西方已完成清缴、安置工作,其它六个方位也都已完成清缴、安置工作,即将陆续回来。

    少数屯垦区尚在兴建临时住屋及围篱,有少部分屯垦区的播种时间可能要延后15天,将特别注意及时灌溉,以免过度影响收成。

    统计结果,总共设置142个屯垦区,平均每个屯垦区收容原住民1,556人,合计收容原住民220,952人,总共需要8,520位战士驻守,剩下1,280位战士将分别驻扎在新甲市、新马市及新塔市等三个人口集中区,以资应变。

    由于本部辖区比黄公爷部的辖区稍大,黄公爷部的人口数也稍多,因此经过双方协商后,新安市已由黄公爷部负责清缴、安置及管理,本部负责新安市边缘以北至新达市南方100里之区域,其间有130里之范围,可耕地高达50万甲。

    总计本部辖区内之人口数,包括我军动员人员、临时蚁附人员及临时投效者共有88,920人,早期中华移民合计有14,320人,原住民共有220,952人,总计323,992人。

    对于李制军的领导统御能力、分工明确又能掌握细节,使得闽浙总督府成为一个高效率团队,我表示了由衷的敬意。

    我也期待刚开垦,又面临非雨季的第一次收成,仍能有不太差的成绩,以激励第一次学习耕种的原住民之士气,同时充实我军已趋严峻的粮食供给。因此各个屯垦区及新的混编安置聚落之水利设施要掌握好,尽可能都有勉强够用的水可以灌溉。

    其次,趁这次会议的机会,我有下列七点提出讨论,有意见者欢迎提出讨论,讨论通过后将做为决议事项,通告全军参照办理:

    一、首先是粮食问题,现已相当的严峻,原本我军储备的粮食足供军民食用,而且还有两个月的战备储粮,现因立即收容大量无储粮习惯的原住民,已不敷使用。

    因此需要在农闲时间,鼓励青壮出门打猎、鼓励老幼妇孺种菜、鼓励水师战士捕鱼、清理缴获、向早期中华移民洽购余粮,并请财政部连络五商十行向越南、占城、暹罗、柬埔寨等国紧急采购粮食。

    二、我军战士均属惯战精锐之师,用于担任驻守警卫之责,这也未免大材小用了,请各部尽速招募青壮担任保安警卫,由原驻守战士训练一段时间后,我军战士就应陆续抽调回原部队,过一段时间,训练成熟后,每一屯垦区最多暂留五位战士领导保安警卫驻守,但最后还是要尽可能全部调回。

    三、阿格诺河距离新塔市有20余里路段,因为河道宽窄不一,窄时水流湍急,不利逆水行舟;宽时河道分散有深有浅,恐有搁浅之虞。请尽速疏通,以利战船之行驶。

    四、黄荆,有很多别名,比较常听到的有:荆棵、黄荆柴、黄荆条、黄荆子、蚊烟柴、蚊子柴、埔姜、土蔓荆、布惊树、布荆、五指柑等11种。主要是用于田间的防风灌木,亦可摘取枝叶做为蚊烟柴,用以保护水牛不受蚊蝇叮咬、吸血及干扰睡眠、休息,延长水牛的寿命,效果绝佳。

    在我军领地还没有大型的水利设施,土地灌溉及排水均尚未完善,无法达到旱涝保收的情况,因此田间的防风灌木还是很有必要的,我想就从贵部开始推广至全军。

    黄荆的功用大矣哉,会后我们一起到外墙,由我来示范栽种,都可以随种随活,一点也不骄贵,很容易看待的。

    五、我军准备于近期成立第二近卫军,将由钦命荣禄大夫财政部郑部长郑袭部的四千精锐为主力,另外向各部抽调年龄在35岁以下,至少服役五年以上,而且至少参加过三次战役以上的菁英六千人,并搭配愿意提早投效军旅,年龄满18岁的中华青年营学生50人,以老带新组成第二近卫军,驻守新达市,随时准备搭配第一近卫军出征。

    六、看守我军金库的警卫人员则以各部年龄在35岁以上,准备安家落户的老行伍为主力,这些人经验丰富,又可在驻地安家落户,我军金库警卫交给他们看管,可更令人安心。请转知贵部战士踊跃报名。

    七、我军即将成立特种作战司令部,需要能接受特别及高度强度训练的战士,专门执行特种作战、突击、侦察、渗透、及狙击等非常规之水、陆两栖作战,而且将由我亲自担任教练。

    要加入特种作战司令部是自愿性的,每位我军战士都可以自愿参加训练,而且不论军官或是战士都是一同训练,但是加入特种作战司令部的训练前,须要有下列的必备条件:1.视力优良,不能有色盲或夜盲,2.一刻之内完成1000尺的长泳,3.伏地挺身70下,4.仰卧起坐60下,5.引体向上10下,6.二刻之内跑完10里。

    因此由王栋、侯嘉亮、霍震将分别至吴军门部、李制军部、黄公爷部各招募三百名合格战士,郑义在新圣市另招募一百名合格勇士,合计一千人。

    特种作战司令部的驻地就在马尼拉的总督府,平时一部分人做为我军主要领导人的贴身护卫,另外一部分人则继续不断地加强训练各种战技。

    战时立即依作战需要成立特遣队,其主要任务是在登陆作战开始前,渗透到敌方海岸地区,搜集情报,侦察和破坏敌人指挥体系,给登陆的大部队作为耳目。

    报告完毕之前都没人提问,我说道:「大家都很有耐心地听完我的报告,现在欢迎提问。」

    原担任清廷正三品户部侍郎,31岁的温达首先提问:「主公刚才提到我军的粮食问题,现已相当的严峻,主公准备在农闲时间,鼓励青壮出门打猎、鼓励老幼妇孺种菜、鼓励水师战士捕鱼、清理缴获、向早期中华移民洽购余粮,并请财政部连络五商十行向越南、占城、暹罗、柬埔寨等国紧急采购粮食。

    主公的设想确实已经非常的周到,但是每一种方式都有其不确定的因素存在,我认为应该启动紧急应变措施,开始限制性配给粮食,以免发生饥荒,导致无法收拾的后果。」

    我回答道:「温达世兄见解高人一等,不愧是担任过户部侍郎的人。没错,启动紧急应变措施,开始减半限制性配给粮食,就可以度过难关,其间只会让人容易疲倦,以及因饥饿感伴随而产生的心慌,但不会影响健康,确属高明之见。

    但是我军刚开始行动就让军民蒙受如此窘境,我有信心我军军民都会支持,共度难关,但我心难安呀!此外,此地的原住民其实是非常凶悍的,目前乖顺服从是因为我军不歧视人,而且保证劳动者就有所得。一旦减粮,后果不堪设想。

    过去西班牙人曾想扩张吕宋地区的掌控范围,但是两次向北推进却都铩羽而归,双方死伤惨重,西班牙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帝国,有日不落国的称号,说他们不会统治殖民地,还真是没人会相信。

    但在吕宋一百多年的统治,西班牙人确实只靠早期中华移民纳粮缴税,华人抗议税负过重动辄屠戮,但吕宋的原住民身无恒产,西班牙人一到他们就无影无踪,西班牙人一去,他们就回来了,硬是拿他们一点办法也没有。

    所以我是吃了秤头铁了心,不惜任何代价,一定要让大家都吃饱。我知道早期中华移民离乡背井,在外地讨生活,习惯上一定都有不少的存粮,我们依照市价加三成价购,告诉他们发财的机会只此一次,以后粮价将只会跌不可能再上涨了。

    越南、占城、暹罗、柬埔寨等国也一样,请五商十行放大胆地抢购,所有费用财政部一率买单。我军第四梯次撤退完毕之后,各部水师战船也请优先提供协助运粮。我要再次感谢温达世兄的发问,让我有机会表达我的决心。」

    原担任清廷正三品兵部侍郎,34岁的浑托接着提问:「主公刚才提到我军准备成立第二近卫军及特种作战司令部,都是要从各部抽调菁英人力,此举会不会稀释了各部的作战能力?」

    我回答道:「我不得不佩服浑托世兄与温达世兄,问问题都是一步到位,丝毫不拖泥带水,直指问题的核心。没错,短期内是会降低各部的作战能力,但是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偶而受一些刺激,竞争失败了,反而会更加努力向上。

    竞争失败没关系,失败为成功之母,下一次就有可能成功,如果人人都有此决心,长期而言,反而是会提升各部的作战能力。

    而且各部的作战能力还真是非提升不可,将来我军的作战计划都是国战等级,每征服一个国家都无法像这次征服吕宋一样,有这么多部队进驻,各部都要有所体认,将来一个国家只能由一个部驻守,将来各部首长将成为镇守一方的最高长官,其权限要超过现在的总督许多。

    此外,我军成立第二近卫军及特种作战司令部的用意,是要针对不同的战争型态,灵活调整作战方式,以减少战损,蓄积国力,避免需要由各部仓促出兵,过度消耗战力。我也要再次感谢浑托世兄的发问,让我有机会表达我成立两个新部队的用意。」

    接下来大家都没再发问,会议圆满完成,我建议散会,明日晨练就在广场演练太阻长拳,欢迎一起来练武。现在请大家一起到墙外,由我示范黄荆的栽种方法。

    黄荆的栽种很简单,以食指粗以上的枝条,斜切约一尺左右一段,以45度角插入地下一半,另外一半露出地面,叶子要拔除以免水分蒸发太快、太多,每隔一尺插一支,每天早上浇水一次即可,约五、六天就会有新芽长出,那就表示已成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