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所谓智囊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奋斗在开元盛世热门”查找最新章节 那对读书人主仆,看着高明一刀捅穿了何二之后,竟然走向了他们两个,不由得躲在长乐驿大堂的角落之中瑟瑟发抖。 那仆人一张脸吓得煞白,不自觉之中就躲在了中年读书人的身后。 中年读书人表现尚可,一张脸还是蜡黄,虽然也有失措之举,整体看来还算镇定,只不过连续的几声咳嗽,破坏了他这种高人的形象。 高明走到两人面前,看着惊慌失措而又故作镇定的主仆二人,哑然失笑,不是知道他是一刀捅了何二夙愿得偿,还是终于抓捕了长安武库大火一案的关键人物而高兴,反正心情着实不错,面对着这一对主仆,说话的语气虽然谈不到温和,却也不复刚才刀刺何二的那一股戾气。 “两位,别演了 请吧 跟我走一趟淮南进奏院。” “嗯这位这位军爷” 读书人开口了,称呼高明为“军爷”,高明今天是便装出行,自然没穿能够表明监察御史身份的獬豸冠、獬豸袍,在加上他率领谍报司好手抓捕何二,就差用上军中强弩了,人家称呼一声“军爷”,仿佛也是应该 “”我主仆二人今日出京,是想返回故里 跟那几位,并不同路,也不认识 不知道您为什么要让我主仆二人” 高明听了读书人的言语,颇为玩味地上下打量了读书人一番,随后揶揄道 “何必如此多没意思 说实话,今天我等出动,最开始的目标,并不是何二,而是东平郡王府 先生您改换妆容、藏头露尾地出了东平郡王府,一出府,就已经被我淮南谍报司的好手发现了 我等不知道先生要出城,还是要去干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这才尾随其后,没有当场抓捕,就是怕打草惊蛇 结果没有想到,一路跟踪,就跟到了长乐驿。 到这,才发现了何二 我等之所以等了将近一个时辰才发动攻击,也就是没想到能在长乐驿见到何二,不得不重新回长安调兵,要不然的话,您以为你们哪里来的一个时辰时间养精蓄锐 哈哈 你现在在说不认识何二,于他并不同路这些言语,糊弄别人,行,但是要糊弄我淮南谍报司,恐怕不成啊” 说到这里,高明收起了脸上的揶揄,微眯着双眼,仅仅盯着眼前的这位脸色蜡黄的中年读书人,轻声问道 “再说这些还有什么意思呀 您说是不是 严庄,严夫子” 严庄 安禄山的“智囊”,与高尚同为安禄山的左膀右臂,被安禄山提拔为幽州节度使府掌书记,被安禄山的一众部属尊称一声“夫子”。 今年二月初六,本来是要跟安禄山的嫡长子安庆宗一起,跟随安禄山前往幽州一共出塞作战的,结果因为文武百官在长乐驿给安禄山送行的时候,高明闯进来汇报了“三千斤火药”的问题,同时,高明提议安禄山出征在外,哪能将嫡长子安庆宗也派到幽州作战故而,李林甫和王鉷一商量,不但将安庆宗留在了长安城中,就连严庄严夫子,也被朝堂强行留在长安城中。 却没有想到,今天,他竟然来到了长乐驿,并且改头换面,不惜用药物改变了自己脸上的肤色 意欲何为,显而易见 只不过,不但被高明堵在了长乐驿之中,还被一口叫破了身份。 严庄被叫破身份,周身猛然一震,最后,也不得不摇头苦笑。 “严某还以为,是何二在长安城的隐藏漏了风,这才让你们追踪到了长乐驿 却没想到,原来你们是跟着严某来的 这么说来,倒是严某连累了他何二” 高明听了,脸上带笑,一言不发,我管谁坑谁呢,只要把你们俩都抓了就行。 严庄既然被叫破了身份,自然也不愿意再装下去了,挺胸,抬头,双手自然而然的背在了身后,恢复了在安禄山身边指点江山的孤傲之气。 “严某有一事不明,倒要请教高御史。” “但说无妨” “严某自认为此次声东击西的谋划,很是周全 你们淮南一方是如何看破的 难道你们一直在东平郡王府门外安排了眼线,看我乔装出府,这才漏了破绽不成” 光明嘿嘿一笑, 自古以来,只要是谋士,都是这个德性,只要是出现啥意外情况,必须刨根问底地问个底儿掉,哪怕是自己的谋划出了啥问题,最后也是仰天一声长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啊”,还得摆出一副“命该如此,无力抗衡”的劲头来 说白了,就四个字,自视太高 总以为自己的谋划最牛逼,不可能有人看的明白,说骄傲也好,说读书人的酸腐也行,反正就是那个德性 严庄也是如此。 他身为安禄山的“智囊”,还能被一群人冠以“夫子”的名号,那还不得以为自己是全天下最牛逼的“智囊” 现在,准备给淮南一方来一个声东击西,好让自己有机会离开长安,结果,刚刚走到长乐驿,就被高明给堵了 人家不得问问啊 高明摇摇头,说道, “淮南谍报司一直在东平郡王府府门之外布置了眼线,那是肯定的 但是,严夫子这次声东击西,却没有你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周全 实话告诉你吧,家师汜水侯,一听到王銲谋反,当时就意识到了不对” 严庄一听,一张脸涨得通红,即便脸上用了药物染成蜡黄,也挡不住他脸色的血色,自己还腆着脸说什么“声东击西谋划周全”呢,结果,王銲谋反这个“东”刚刚出来,人家谢三郎就知道“西”在哪了要不然,人家怎么能在长乐驿堵上自己 高明嘿嘿一笑,继续说。 严庄听了,这才知道,这一场,自己输得不冤 原来。 在今日大朝会发动之前,谢三郎曾经跟高明等人,简单说过一些关于今天行动的想法,安排任海川任老道去敲响登闻鼓、状告王汉谋反,主要目的,还是邢縡。 邢縡隐藏在王銲府邸之中,如果要捉拿他,势必和王氏兄弟产生冲突,虽然谢三郎已经判断出王鉷、王銲兄弟肯定跟“盗卖武备”有关系,根本不怕与他们兄弟发生冲突,但是,对于当时的谢直来说,侦破长安武库大火一案才是最重要的,与王氏兄弟发生冲突,那不就节外生枝了吗 怎么办 告王銲 告他谋反,并不是为了真以“谋反”罪名拿下王銲,甚至王鉷,而是只想让他们兄弟沾染上谋反的嫌疑。 你王鉷是天子面前的红人没错,在朝堂之中权势滔天也没错,王銲借着你王鉷的威势在长安城中横行霸道多年也没错,如果直接发生冲突,自然麻烦,但是现在,让王銲背上一个“谋反”的罪名,然后亲受天子令回京调查案件的谢三郎,要包围王銲府邸,捉拿长安武库大火一案的关键人物邢縡,你还好意思拦着吗 说白了,让王銲背上谋反的嫌疑,就是让王氏兄弟投鼠忌器、心有顾忌,就算不得不与堂堂谢三郎发生冲突的时候,也不得不顾忌一二 就是因为这一点点“顾忌”,谢三郎就有把握,能够成功抓捕邢縡 至于抓捕了邢縡之后,如何侦破长安武库大火一案,还有如何根据这个案子牵连出来王氏兄弟“盗卖武备”,那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儿了,自然不用多说 所以,安排任海川任老道去状告王銲,真正的目的,是邢縡 但是,谢三郎也好,淮南一方的其他人也罢,谁也没有想到 王銲还真反了 这,就不对了啊 在谢三郎的构想之中,王銲根本不应该有这么大的反应,或者明确一点,邢縡就不应该是这种反应。 先说王銲。 被人家敲了登闻鼓状告谋反,这要是一般人,肯定死得不能再死了,但是对于王銲来说,算个屁 王銲虽然在朝堂之上提不起来,但是人家哥哥是王鉷,天子面前红人这个身份,可真不是闹着玩的。 还记得天子听了任海川任老道的状告之后是什么反应吗 把状纸劈头盖脸地砸在王鉷的脸上 这是啥意思 两层。 第一层,生气。 我李老三对你王鉷这么好,你怎么回报我的,你亲兄弟,就你当儿子养的那个兄弟,不但找个江湖术士问什么“九五之气”,还真敢谋反 第二层,自己处理去 说到底,天子李老三还是相信王鉷的,爱屋及乌,也相信王銲即便真的找人问过什么“九五之气”,也就是个被“惯坏了的孩子”而已,固然对皇权没啥敬畏,却也不会真正地谋反 所以,你自己赶紧给我处理干净喽 这便是“天子面前红人”的威力 连“谋反”这种事情都能当闹着玩 说实话,李老三这种反应,也在谢三郎的预料之中,也正是如此,他才不想在没有捉拿了邢縡之前,就跟王氏兄弟产生直接的冲突,至少不能是那种“生死相向”的冲突。 在谢三郎最初的谋划之中,或者说在所有朝臣,甚至天子李老三的认知之中,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下面就很简单了,王鉷亲自前往王銲府邸,先抽一顿,然后押着他上金殿请罪,天子生气,得折腾一下,不过最后还是得给王鉷一个面子,对王銲的处罚,或罚铜,或免官,说不定还得打他一顿板子,反正最后留他一条性命就是了。 到了那个时候,谢三郎再带人包围王銲府邸,捉拿邢縡,就算王銲不让,王鉷不愿意,谢直也能强行抓捕。 结果,王銲反了 对于这个结果,谢三郎也是无语,这王銲比自己想象中的,还愣 人家邢縡忽悠你造反,你还就真听话咋想的这是 邢縡的反应也不对。 邢縡藏身在王銲府邸之中,结果王銲被人状告了谋反,在这种情况下,邢縡的选择,无外乎两种。 第一种,忽悠王銲保他。 王鉷一定会死保王銲,而且,作为天子面前的红人,王鉷也一定能够保下王銲,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邢縡能够说服王銲,让王鉷保下王銲的时候,顺手把邢縡也保下来,也不是不可能实现。 谢三郎知道邢縡是长安武库大火一案中的关键人物,其他人不知道啊,对于普通朝臣来说,邢縡不过就是一个提不上台面的小人物而已,如果王鉷真下死力气保他,也不见得保不下来 那时候,谢三郎只能强行包围王銲府邸,然后借助着“顾虑”拿下邢縡了 邢縡的第二种选择,那就简单多了,一个字,跑 李老三把状纸砸在了王鉷的脸上,让他亲自出马去处理王銲谋反,王鉷也够意思,还给自家兄弟通风报信呢 这也就造成了,邢縡是在王鉷赶到王銲府邸之前得到的消息,如果他想跑的话,很容易实现。 邢縡在长安城的地下世界呼风唤雨了这么多年,除了王銲府邸之外,必然还有其他的落脚点,说不定还是挺隐蔽的那种,真要是跑了,藏起来,等“王銲谋反”这股风潮过去了,未尝没有悄然离开长安城的可能。 当然了,谢直既然已经猜到了他的这两种可能,自然早就做好了准备,一旦邢縡胆敢离开王銲的府邸,说不定当场就能抓获 但是,出乎意料,邢縡竟然忽悠着王銲造反了 人家谢三郎跟普通“智囊”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他谋划出了疏漏的话,不会怨天尤人,而是会及时补救 谢直当时就意识到了不对 所谓事出反常即为妖 现如今的局势,完全超出了一开始的谋划,王銲比想象中的更愣,邢縡又比想象中的更加勇敢这里面,一定是有谢三郎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尤其邢縡的这种选择 王銲谋反,事实上,就是个笑话,谢三郎看不上,满朝文武也看不上,谢直就不信了,一直跟在王銲身边的邢縡,竟然会看不出来,他难道不知道,王銲不谋反还能留下一条活命,一旦谋反,当天就得被镇压下去 但是他还是这么做了 难道他不怕死 谢直不信 如果他真的不怕死的话,当初引爆了长安武库之后,老老实实在东市邢家商行待着就行了呗,何必跑到王銲的家里躲起来说白了,还不是要借助王家兄弟的权势保自己一条性命吗 怕死还敢造反 这是图啥 谢直几乎在第一瞬间就想到了邢縡的另外一层身份。 弥勒教 只有因为弥勒教,邢縡才会做出这种近乎“送死”的选择 那问题就简单了 邢縡此举,是为了完成弥勒教在长安城的“未竟之事业”,还是要保护什么人 事 还有什么事儿需要邢縡要用命去做长安武库都炸了 那么,剩下的,只有人了 “家师找到我的时候,曾经跟我说了” 高明微眯双眼,仔细盯着眼前的严庄,揶揄中透出一股揶揄。 “这一回,有可能会网到一条大鱼”奋斗在开元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