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七章 船行四海
番薯。 这东西他见得太多了,想不到明朝才有东西,居然宋朝也有了,而且还出现在高丽国,难道因为战乱,才无人发现番薯的价值。 想不到船行四海,居然找到了这个东西,真是意外。 “哈哈,张叔,那谢谢了,既然东西都准备好了,我们就先回码头了。” 唐天当仁不让地把不要脸发挥到极致,一副大有拿东西走人的架式。 “你们的船停在码头?” 这不是废话? 船不停在码头,停在哪里。 可是,唐天脑海中马上闪过一个问题,神情顿时紧张起来,长期的斗争让他随时保持着警惕。 难道,码头出事了。 “是的。” “老弟,听叔的,还是等到天亮再回去,咱们有些日子不见了,好好续续旧。” 扯淡,续什么旧,就是做个皮货生意,也没有什么往事旧情,还有什么值得说,续旧是假,不想让大家回码头是真。 “张叔,他们都是军兵,夜不归营,怕是令律难违。” “老弟,你就听我的,老实等到天亮,一切就安全了。” 皮货张显得真诚,而且还有几分焦急,就连傻子都能听出,这其中一定有问题。 “可是,我们来时,一切平静,没有什么不妥,而且太子府的官兵都在船上,还有什么可担心。” 唐天故意装傻地问道,他知道,眼下皮货张一定知道什么重大消息,要不然不会执意留下自己。 但凡经商者,都是大有神通的人,多少都会识得些高官贵人,要不然无法做生意。更何况像皮货张这种做国际生意的,一定有很多人支持他,要不然混不到这种地步。 “老弟,你们就安心地呆上一个晚上,我派人通知码头。” 派人通知码头。 天呐,唐天重新审慎了皮货张。 他能直接派人通知码头,而且还是战船,这其中不简单呀! 唐天不明白高丽国的战船是如何管理,可是再怎么粗放管理,也不可能一个商人说上船就上船,除非是有两种情况,一是船上有他的人,二来。 唐天不敢想到二来,毕竟此事太可怕了。 二来,就是他们有足够实力控制战船。 太子的战船可是一只战力非凡战队,留守官兵,少说也有二三千人……。 唐天不敢往下想了,看了一眼旁边的高丽太子老王。 老王居然跟没事人一样。 两眼盯着一个精致的金黄色盒子把玩,目光聚焦在同样金黄色的挂针。 唐天有些脑了。 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有心情看这个,真是不知死字怎么写的吗? 高丽太子接下来话,让唐天差点吐口老血。 “那好呀,唐大哥,要不然我们就在此住上一晚,你看这里多热闹。” “对对对,住上一晚,住上一晚。” 皮货张一脸笑容地看着四人,脸上也安心许多。 牙子依旧默不作声地听着唐天的话,仿佛这一切跟他没有关系。 “好,好好,我们就住上一晚。” “我去安排,我去安排。” 皮货张推门出了房间,随手又把门关上。 门被关上的瞬间,唐天感觉有种怪怪的,但是他说不出来,到底哪里怪。 高丽太子老王,则四平八稳地坐在黄檀木的桌子前,随手拿起茶杯啧啧而饮。 黄檀木。 黄檀木,又叫红酸枝。产自非洲,是小叶檀木的一种。 这东西居然到了高丽国,看来,一定有商船到过非洲,要不然不会有番薯,更不会有黄檀木。 “唐大哥,外面有看守了。” 两个女兵神色略有紧张地看了眼窗外。 灯火之下,人影真切,四个汉子分站在房间左右。 牙子摇摇头,只是静静地看着窗外的人影。 “唐大哥,来,喝杯茶。” 高丽太子老王依旧没心没肺,轻轻地把泡好的茶推到唐天面前。 天呐,居然是潽耳熟茶。 这可是产自云南的名茶,从汤色、茶底上看,绝非街头巷尾的泛品。 唐天心中掀起惊澜。 细心打量整个房间,从檀木的家具、陶具茶具、再到脚下的地砖。 “老王,你身居京城,可知道这处院宅?” 唐天看着不明事理的高丽太子老王。 “这等小宅小院,我还真不曾听说,没什么大惊小怪?” 高丽太子老王啧了一口茶,感觉一股暖流滑喉而下,轻轻地张开嘴,回味下茶的味道,目光瞟过淡红色茶底,手指轻轻用力,茶底的细小渣粒在杯氏轻轻荡动。 唐天知道高丽太子就是一个小白,没有一点生活常识,整天在东宫里养尊处优,当然看不出这房间的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