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越国内战!大册封!君王意志
史上最强赘婿正文卷第386章:越国内战!大册封!君王意志“宁政殿下威武!” “陛下万岁!” “陛下万岁!” 一开始只有几千人呼喊,然后几万人跟着呼喊。 上一次宁岐返回国都的时候,就是这样万众迎接。 这一次宁政凯旋,同样如此。 可见民众就只要一种东西,那就是胜利。 宁元宪非常享受这一刻。 目光扫视群臣一眼。 一部分臣子神情漠然,一部分人若有所思。 眼下这个局面已经非常清晰了。 陛下已经为册封宁政而布局了。 沈浪的涅槃军没有返回国都,而是依旧驻扎在天西行省。 这证明了什么? 证明陛下在防备种氏家族。 一旦册封宁政为太子,担心种氏家族会狗急跳墙。 沈浪军队不入国都,天越城就会空虚。 要知道之前宁岐凯旋的时候,可是率领了几千骑兵进入国都。 不仅如此,薛彻还担任着天越大都督。 黑水台阎厄虽然忠诚的是国君,但他内心也是偏向于宁岐的。 国都之内,忠诚于宁政的只有不到一万城卫军而已。 所以国君竟然邀请羌国女王阿鲁娜娜进入天越城,表面上是因为盟友的关系,请她一起参加祭天大典,实际上是借兵。 借羌国的一万骑兵。 这当然是坏规矩的。 引异族大军入国都,说来真是耸人听闻的。 历史之上,凡是君王邀请异族军队入国都,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但还是那句话,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 为了顺利让宁政上位,宁元宪还是做了这个决定。 当然,他此举肯定是要留下骂名的。 但骂名就骂名,无所谓了。 只要这次能够顺利立宁政为太子,他宁元宪被骂成昏君也无妨。 自从得了帕金森综合征后,他知道自己时间不多了,所以也就看开了很多。 宁元宪的布局还不止如此。 他已经给卞逍和张翀都下了密旨。 尤其是张翀。 上一次为了应对吴王的南征大军,张翀率领三万大军进入天北行省,协防宁岐。 之后宁岐前往天西行省战场,但是张翀可没有走。 国君下旨张翀,兼任天北行省提督,关键时刻,可以接管整个天北行省。 毕竟宁岐在天北行省大都督上,已经做了一年多了。 一旦有事,张翀会在第一时间掌握整个天北行省的兵权。 还有天南行省! 如今天南行省大都督依旧是祝戎,但是国君下旨金卓担任平南大将军。 一旦天南行省有事,金卓的家族私军可以凭借密旨接管整个天南行省,直接入主大都督府。 还不仅如此。 国君宁元宪甚至派遣密使和矜君谈判。 若金卓控制不了天南行省的局面,请矜君在南边策应。 宁政不在的这段时间内。 国君宁元宪在东南西北几个方向都开始布局。 甚至做了许多坏王国规矩的决定。 目标只有一个,让宁政顺利继位。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宁元宪做出了许多胆大之举。 日后史书上,一定会留下他的重重骂名。 ……………… 下面文武百官,大多缩着脖子。 他们已经感觉到危险的气息了,国君已经不打算讲理了。 他已经打算强行册封宁政了。 你们文武百官答应也还罢了,若不答应。 就莫要怪寡人的刀子太过于锋利。 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害怕找不到吗? 杀光了你们,难道还怕找不到人做官? 你们是跟着祝氏、种氏一条路走到黑? 还是主动扭转自己的思维,服从寡人的意志? 国君宁元宪望着宁启道:“王叔啊,您看您这孙儿如何?” 他指着宁政。 宁启目光复杂,他真的没有私心,他真觉得宁岐不错。 但是现在看来,宁政也不错。从内心来说,他偏向于宁岐。因为宁岐更有手腕,由他接任王位,不会引起太大的动荡。 若宁政继位,肯定是天翻地覆,而且宁政也太过于刚直了。 但是,难道要让彻底违逆了国君吗? 顿时,宁启王叔拜下道:“宁政殿下坚毅果断,是陛下的好儿子。” 宁元宪大喜,朝着宁纲道:“宁纲王叔,您觉得政儿如何?” 宁纲倒是和宁启不一样。他本身算是刚毅之人,很欣赏宁岐,但也很欣赏宁政。之前宁政陷在楚王都,他支持宁岐。但现在宁政回来,国君又如此明显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那宁纲也绝对不会再和宁元宪唱反调。 “宁政殿下很好。”宁纲道。 如此一来,枢密院和尚书台都有巨头支持宁政了。再加上卞逍、金卓、张翀,支持宁政的巨头会有五人之多。虽然依旧比不上宁岐的势力,但已经不再势单力孤。 “来,来,来,诸位臣工,都来见见羌王。”宁元宪笑道。 顿时,众多大臣朝着羌王阿鲁娜娜拜下道:“拜见羌王。” 阿鲁娜娜点了点头,并没有太亲热。 她这个人,面冷心热。 “羌王,你能够来参加我越国的祭天大典,寡人非常荣幸。”宁元宪道:“那我们就一同前往上古祭坛,请!” “越王,请!” 羌王阿鲁娜娜落后宁元宪半步。 “起驾,前往上古祭坛。” 然后,乐声再一次响起。 宁元宪带领文武百官,带领几千禁卫军,步行前往上古祭坛。 阿鲁娜娜有点不自然。 因为她太高了,平时走路超级快,现在一不小心就会超过越王了。 每一次不小心走过头,她都要控制一下自己,走得太拘谨了。 奶奶的,下一次再怎么说我也不来了。 宁元宪却觉得步履轻快,仿佛身上的诸多病症也好了许多。 但他还是伸出手,朝着儿子道:“年纪大了,走路竟然有些吃力,宁政你搀扶我一下。” 宁政一愕,然后赶紧上前,搀扶着宁元宪走路。 无数人都见到了这一幕。 所有人更加确定,国君宁元宪要立宁政为太子。 一身金袍的宁岐见到这一幕,没有任何反应,面孔严肃如山,规规矩矩走在后面。 祝弘主,种鄂,薛彻等巨头,也同样面无表情。 尤其薛彻,几天之前他才带队劫杀宁政,而现在却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般。 ………………………… 半个多时辰后! 国君宁元宪率领浩浩荡荡的队伍,到达了上古祭坛。 恢宏的祭天大典,再一次开始。 但这一次主持大殿的,不再是宁裕,而是宁纲。 宁裕这个大宗正让宁元宪很失望,所以接下来应该会尽管他罢免,这次没有让他主持祭天大典,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 整个祭天大典,依旧宏大严肃。 完全按照礼仪制度进行。 宁元宪一丝不苟地完成,甚至用最大的努力克制自己的震颤。 第一步,迎帝神;第二步,奠玉帛;第三步,进俎;第四步,行初献礼。 这个时候,就该由宁政诵读祭天疏了。 今天沈浪没有给他任何准备,甚至连药物都没有。 黎穆大公公也没有给他配音。 因为已经不需要了。 两年多前的祭天大典,宁政虽然已经担任了天越提督一段时间了,但只是刚刚进入政场,历练还太少。 这两年时间,他经历得实在太多了。 激烈的朝堂斗争就不说了,在国君面前他不止一次被人指着狂喷,甚至还被人群殴。 生死大战就打了两三场,几天之前还经历了一场最可怕的刺杀。 这些经历哪一场不是大劫难? 相较而言,口吃算得了什么? 甚至他自己都忘记了,结巴的毛病是哪一天消失的。 这一次的祭天疏也不是沈浪捉刀,而是宁政和兰疯子写的。 当然没有上一篇那么华丽。 但是也极其出色了。 诵读祭天疏的过程,非常顺利。 而且经历了两场奇迹大胜之后,宁政头上也仿佛有了光环。 就算表现只有八分,却拥有十分的效果。 尽管很多人内心祈祷。 上天打雷吧,下雨吧。 最好地震吧。 那样就可以被视为是上天之怒。 但是这一切都没有。 整个祭天大典,阳光明媚,风和日丽。 原本炎热的七月,甚至都不算太热。 一场完美的祭天大典。 大殿第五步,第六步……第九步。 中午时分,祭天大典圆满结束。 宁元宪再一次由宁政搀扶着,返回王宫。 ………………………… 王宫之内! 国君宁元宪望着宁政良久,足足好一会儿道:“你辛苦了。” 在公开场合,宁元宪对宁政显得非常亲热。 但私下只有两个人的时候,情形还是有些尴尬。 毕竟之前宁元宪对宁政何止是冷淡,简直就是视为草芥一般。现在想要一下子变成亲热父子,实在强人所难了。 “接下来局面,你怎么看?”宁元宪问道。 宁政道:“一劳永逸,此时外部环境最好。皇帝陛下从王道转变成为霸权,天下诸王无不战战兢兢,哪怕是吴王此刻想得最多的也是如何自保,而不会再打我越国的主意。楚王和矜君,更不可能对我们开战。所以我楚国内部哪怕爆发内战,也不会有外敌威胁。” 这话一出,宁元宪倒是吓了一跳。 内战? 这么果断吗? 宁政道:“治大国若烹小鲜,对于有些事情,儿臣觉得应该缓慢图之。但对于有些事情,则应该以雷霆之势瞬间横扫。滔滔洪水固然吓人,但是却也可以将河道上的污浊清洗得干干净净。” 国君宁元宪道:“你的意思是彻底灭掉种氏,灭掉薛氏?” 宁政内心惊艳,他这个父王有很多的缺点,但绝对是聪明的。 因为宁元宪没有说灭掉祝氏。 祝氏是文官,虽然在朝堂上的力量遮天蔽日,但毕竟没有兵权。 所以只要灭掉种氏,薛氏,那宁岐就无力翻天了。 宁元宪闭上眼睛,他曾经给过薛彻机会。 但……薛彻没有把握住。 或者,人家压根就没有想要把握。 “几日之前,薛彻亲自率人去劫杀你?”宁元宪问道。 宁政道:“是。结果非常惨烈,为了保护我,李千秋、大壮、苦头欢、李千秋夫人等等所有人全部身受重伤。若非白玉京的人关键时刻赶到,吴荼子和浮屠山宗师会大开杀戒,最终可能大傻带着我逃走,剩下所有人全部要死。” 每次想到这里,宁政的心脏都不由得战栗,整个人甚至无法回魂。 他无法想象,一旦李千秋夫妇、苦头欢、唐炎等人为了他而死,他的内心会受到何等摧残。 所以,他现在还不是一个心硬如铁的王者。 宁元宪凄惨一笑。 薛彻此举,可有半点将他这个国君放在眼里? 真是聪明绝顶的人啊,早就攀上高枝儿了,攀上了大炎帝国,已经不太将他这个国君放在眼里了。 原本宁元宪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走到内战这一步。 但是宁政上位,种氏和薛氏绝对不会束手待毙的。 没有想到,刚刚经历了倾国之战后,越国又要迎来一场内战。 “若能灭掉薛氏和种氏,你打算如何处置宁岐?”宁元宪问道。 宁政道:“废掉武功,囚禁终身。” 宁元宪表情有些痛苦,但还是点了点头。 宁岐和其他儿子不一样,他太聪明,太厉害的,一定不甘心做一个富贵闲人的。 如果任由他逍遥强大,一定会兴风作浪。 宁政只是废掉他武功,将他终身囚禁,已经算是比较仁慈了。 当年宁元宪可没有放过宁元武,可是直接杀了。 宁元宪展开地图,一旦爆发内战。 战场大概有三个地方,天西行省,怒潮城,南海剑派。 国都天越城,可能会成为战场,也可能不会。 这一战之后,越国又不知道又要休养生息多久了。 但不破不立。 种氏家族是越国最大的军阀,若能将其灭之,对越国之未来都非常有利。 甚至当大炎帝国准备吞并天下的时候,楚、越、羌、大南四国可以连成一片。 宁元宪道:“一旦我册封你为太子,你觉得宁岐会作何反应?直接出逃,谋反自立吗?” 宁政欲言又止。 “说,都这个时候了,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宁元宪道。 宁政道:“父王,我觉得对方可能会对您下手。” 这话一出,宁元宪脸色一变。 宁政继续道:“现在谁也挡不了您的意志了,宁启和宁纲王叔,最终还是会选择和您站在一边。您又借了羌王的一万骑兵,所以群臣想要抗旨也不大可能了,谁要抗旨,谁就人头落地。我越国臣子的脖子还没有那么硬。所以对您下手,算是敌人一劳永逸之法。” 宁元宪缓缓点了点头。 没错,确实如此。 宁岐此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折手段。 对自己狠,对敌人狠,对所有人都狠。 当然也包括他这个父王。 之前劫杀宁政是性价比最高的法子,但是这一策略失败了。 如今宁政身边有李千秋夫妇、钟楚客大宗师、大壮、苦头欢等高手保护。 想要在国都内刺杀宁政,已经不可能。 所以,对宁元宪下手算是性价比最高的法子了。 “按照儿臣看来,他们直接刺杀父王是不可能的。”宁政道:“但是浮屠山的剧毒,让人防不胜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