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6战争的阴云之下(三)
书迷正在阅读:张翠山新传、筑秦、宰相大人我爱你、萌妻宠上天:路边小狐不要捡、情有独重,总裁太纯情、凤非倾城,娘子别乱跑、废材逆袭:冰山王爷倾城妃、我的大学生活是宫斗剧吧、英雄联盟之神自非凡、无良盗妃,错惹邪魅暴君
		
		    日军挑衅,攻占东北保安军大营的消息传播的极快,只过了半天的功夫,战乱的阴云就已经笼罩了沈阳的上空。    民以食为天,大部分市民百姓的第一反应,就是检查自己家里的存粮,然后挥舞着粮袋冲上街去,找粮店买粮。    在发达的工业城镇里,市民家里基本上是不留存粮的,新鲜的米面保存的稍微不得当就会变的污霉,满大街都是粮店,随时可以买到新鲜的。    此时,街道店铺的经营者也已经得到消息,大部分也都放下了门板关门,粮店是关不住的,干脆临时聘请了大量的伙计维持秩序。    在距离明湖春不远处的一条街道,粮店门口的队伍排的很长,长到街角处转了一个弯儿又排回来,然后又转一个弯排回去,整个队伍就像一个十分紧凑的“W”形状。    粮店门口一阵的囔囔,前面的人头太多,后面的部分即使是踮起脚尖也看不清楚,只好依次的互相传话出来。    “苞米现在是没有粉了,只有大颗粒儿的。”    “这可怎么办,苞米不打粉可没办法吃。”    “你可以买别的粉啊,面粉。”    “那怎么行,面粉要贵了一倍,现在打仗了,正该节约的时候。”    “不要紧的,还有高粱粉,价钱和苞米一样,就算是不磨粉,也能蒸干饭吃。”    队伍稍稍安静了些,粮店的伙计手脚利落,快速的打发着顾客,可是四面八方的不断有人加入进来,门前排队的人数一直不见减少。    过了一会儿,前面又是一阵囔囔,后面的立刻踮着脚打听:    “又怎么了?又怎么了?”    “高粱也涨价了,一块钱二十五斤!”    “天呀,他们怎么不去抢?这简直和白米一样的价钱了。”    “当然和白米不一样,白米已经是一块钱十五斤了。”    “这可真是米珠薪桂一样了!”    说这句话的是个有学问的长衫先生。大约是比一般人富裕,但是又没有达到可以使唤听差和仆从出来买粮的地步。    “知足吧,这可是打仗,以前在山东河南,草根子都挖没了的日子还有那!”    这次说话的是个面色沧桑的老人,经历过曾经的饥荒苦难,面对忽如其来的灾害,就能多一份宽大豁亮。    “在关外这里享了几年的福,越来越娇贵了。”    这次说话的是最市井的小民,排队已经排的心慌气短,焦躁不安了。    队伍后面的抱怨之声还没有终止,前面又传来更激烈的吵闹声。原来是那有远见的粮店老板数了排队人的数量,又盘算了店铺里的库存,觉得粮食是不够的。    就跟掌柜商量说:    “历朝历代,要遇见灾祸,粮食总是要涨价的,咱们也不是那黑心的jian商,平常的买卖总是亏空,如今这样的机会,总要稍微赚几个钱。今天便宜的价格也卖掉一半了,要涨价只怕他们会闹起来事端来,不如今天先关门,让他们明天早些过来,正好可以改牌子价格。”    掌柜的抹汗说:    “大老板,这会子要停下来,这些伙计恐怕是顶不住,不如咱们就缓和些来,限定每个五斤,卖够一百人就关门,这样也算有个缓冲。”    老板觉得有道理,马上吩咐了伙计,找来几张白纸,改成了条子发先去,就按现在的队伍,每人都发了,再来新人就恕不接待了。    拿到条子的客人,每人也要限购杂粮五斤。买精白米或者是大黄豆的也限定十斤。    这已经是非常缓和的做法了,可却依旧引起了人群的愤怒,这个时代小家小口的少,普通的一家子祖孙几代子孙满堂,怎么也要十个往上了数,五斤做稀粥也只够三两天吃的。    有那性格彪悍爱惹事的客人就开始推搡起伙计来,后边一群人也因为涉及到自己的利益,所以纷纷起哄。    暴躁客人和伙计推搡了几次,冲突进一步升级,也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句:    “要打仗了,还不知道能不能活命那,还不给咱们吃顿饱饭呀,抢了他的。”    于是后面不明情况的群众都跟着推搡拥挤起来,场面也已经开始失控。幸好穿着军装扛着大枪的保安军配合巡捕巡逻。重点照顾的就是粮店。    看见这样的情势,迈起打着白布绑腿儿的腿儿,明晃晃的快步跑过来,立刻吹响勺子,又朝天放枪,吓唬了几个胆大的群众,暂时维护了粮店门口的秩序。这样的处理按说是很果断的。    可是战乱时刻,每个人都好像绷紧了一根极细的弦儿。周边已经关起门来瑟瑟发抖的群众,立刻一阵更多的慌乱。有藏进床底下的,有藏进水缸里的。    明湖春酒店正好离得那家粮店不远,也听见了很响的枪声。名流士绅们已经安顿下来,正围着高校长继续推理沟通。    听见外面枪响,十个里倒是有五个小腿儿打颤的,这样惊慌之下也是坐不住,有的走去窗边眺望,有的干脆就在房间里烦躁走动。    唯有高校长还算镇定,继续刚才的话题:    “如今事情已经调查明白,是因为争夺一条堕龙,柳条湖的村民和清皇族的管事起了冲突,死了几个人,日本兵是为了给清皇族撑腰的。”    傍边的士绅有些气急:    “这话怎么说的?撑腰就找村民,他们怎么敢去攻打北大营去?”    “这个就叫做远见之名,未雨绸缪了,大约是计算到北大营的官兵是会替村民撑腰的。所以先下手为强。”    高校长摇头:    “先不要说这个,那条巨龙,难道你们都没有兴趣吗?听说距离这里也不算远,二十里地而已,高某计划前往观看一番,这辈子能有幸遇见真龙,死而无憾啊!”    众人惊恐万分,纷纷劝阻。高校长站起来,做出一点出发的样子来。旋即又被人拉住,只好坐下来,继续谈天说地。    普通人都是觉得老实呆在家里安全。有一个群体是完全不同的,他们是可以冒着生死的危险工作的,这个人群就是报社电台记者群体,就算是战火燃起的最前沿他们也敢冲过去,是当之无愧的卫冕之王。    ……    下章明天再看吧    https:///book_25372/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