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5章 【5月23日更新】一封四爷的谕旨
    四爷冷哼一声,道:“岂有此理,大清从不和蒙古做此等交易,加之如今国库充足,根本不需要赚这等钱财。可年羹尧居然善做主张,干这等勾当,简直是把军营当成了私有物!”    他只有一双眼睛,一对耳朵。    加之他自登基后,为了稳定朝中局势,一直在紫城。    所见之事,所听之事非常有限。    要说之前那些官员弹劾年羹尧的,无非就是朝廷当中的一些琐事。    可十三和五格所说的,才是他从没听说过的。    这也是他当时为何将十三和五格派去西北垦荒的原因。    明知道那地方归年羹尧所管,可他还是这么做了。    一是旁人说的他不相信。    但他们两个说的,那就肯定没错。    紧接着,十三爷又道:“就拿这一次平凡阿尔布巴之乱,那年羹尧虽说是有功劳,也确实打了胜仗。但他违背军营纪律,从蒙古搞了十几个姑娘,在军中风-流快活。”    听到这,四爷浓眉微蹙,骂了句“无耻之人”。    紧接着,君臣三人又聊了好几个时辰,十三爷和五格才从养心出来。    待他们两个离开后,四爷则坐在养心的宝座上,翻着两本厚厚的册子。    那上面记载着的,全是年羹尧自跟了他起,立下的功劳和战功。    他时而蹙眉,用笔在册子上写着什么。    时而搁笔,指腹揉着眉心,似是心气不顺。    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见状,苏培盛尽量降低存在,屏气凝神,不敢上前打搅。    当天下午,四爷浮躁地将宝座上的册子合上。    然后,他开始大肆奖赏年羹尧。    并命御前侍卫将赏赐送往年家。    只是,同那些赏赐一起的,还有一封四爷的谕旨!    谕旨里有一段论述功臣保全名节的话。    “凡人臣图功易,成功难;成功易,守功难;守功易,终功难。……若倚功造过,必致反恩为仇,此从来人常有者。”    在这道谕旨里,四爷改变了过去对年羹尧的嘉奖和称赞。    而是警告年羹尧要慎重自持。    四爷打小就是康熙帝培养大的。    面对这种事,他和康熙帝当年一样。    即便那些同他打天下的官员有贪污现象,还借空了国库的银子,康熙帝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忍心处理他们。    如果年羹尧是个无用之徒,或许还好说。    可他确实为大清做了许多贡献。    尤其是这一次平反阿尔布巴之乱,臂膀都受了重伤,至今还没好全。    就目前来说,他的功劳还是盖过了错误的行为。    而年羹尧又是四爷一手提拔上来的,对于此等有能力又有功劳的大臣。    他首先想到的不是功高盖主,得弄死对方。    而是有责任和义务让他不再继续堕落下去。    毕竟这么些年来,不可否认如果没有年羹尧。    边关确实没有这般太平。    而他当年登基时,也没那么顺利。    他不可能忽视那么多功劳,在人一犯错的时候就一点余地都不留。    所以,虽说年羹尧确实犯了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