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书迷正在阅读:末世之一人之下、魅医倾城:逆天宝宝腹黑爹、凌天俊杰、武道独尊、星际编年史之光明与黑暗、秦末风雨、墨客江湖行、完美神豪在都市、武道邪神、苍生仙祖
		
		    猛哥帖木儿狡猾无比,他还做了第三手准备,那就是继续派阿尔哈图去求见李远,殷切的表达要投诚的期望,希望李远出击,自己会在战场起事。    李远对此不置可否,推脱要等待征北将军的命令,同时希望猛哥帖木儿出山投降,朝廷必然会厚待于他。而阿尔哈图却说猛哥帖木儿威望不足,仓促起事,容易引起混乱,甚至还会引起李忠诚趁乱来攻,那就得不偿失了。    李远只好退而求其次,要求其提供蒙古人、女真人的情报,阿尔哈图倒是知无不言,但涉及到蒙古人的具体信息,他也不知道,李远只好作罢。    三日后,平安帅军抵达通化,与李远汇合。    平安听了李远的汇报后,命令李远继续与猛哥帖木儿接触,不要急躁。同时,马哈木的骑兵开始出现在沈阳外围,由于缺少骑兵,邵云不敢离城太远,一时间战局再次形成了胶着状态。    北京。    张辅将马匹拴在柱子上,静静的侍立等候。他不敢四处张望,但是这里的一草一木他都非常熟悉,这里就是当年的燕王府,只不过主人已经换了。    没有等待太久,张辅随着领路的太监走向朱允炆临时的办公场所----文华殿。进门之后,张辅连忙跪倒叩头:“臣驻朝鲜内卫副将军张辅参加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可是朱允炆却没有立刻说话,沉默了好一会儿,叹道:“张辅,平身吧,赐座!”    “谢皇上!”    “你们都出去吧。”    “是!”    “你抬起头来!”    “是!”    张辅提起头来,看向上首的皇帝,发现朱允炆穿着杏黄的龙袍,气度庄严,神采淸矍,双目淡然,正注视着自己,张辅心里打了个激灵,赶紧低下头来。    “文弼,洪武二十六年,朕创建武学,你是第一批学员,朕当初想让你与你父亲去西北,你拒绝了,现在后悔吗?”    “陛下,臣,臣,臣当时年少无知,如今后悔不已,还望皇上责罚!”张辅连忙起身跪倒,连连叩首。    “责罚?”朱允炆冷笑一声:“如果要责罚的话,你以为你能活到今天吗?”    “燕王之乱,国家损失精兵三十余万,北地一片疮痍,百姓流离失所者不计其数;朝廷损失了烈国公耿炳文、安国公吴杰、忠烈侯宋忠、正气侯谢贵、居庸伯陈质以及刑部尚书暴昭等数十位文臣武将。朕每想到这些,就痛心疾首,这些将士本该战斗在守边扩土的战场上,最终却死在毫无意义的内战当中。”    “张辅,如果是今天的朕,在武学时,朕就会毫不犹豫杀了你,还有你父亲!甚至燕王也不例外!”    “臣死罪!”张辅深深的俯下身去,浑身颤抖,皇上特意召自己回来,是要杀自己吗?难道今天就是自己的死期?    “张辅,你以为北平献城就能抵消你的罪名吗?”    “不能,都是皇上仁心恩赦!臣粉身碎骨也不敢忘!”    又沉默了一会儿,跪在地上的张辅额头都渗出了冷汗,甚至感觉后脖领的位置发痒,但却一点都不敢动。    忽然,朱允炆拍了拍手掌,殿门打开,内廷总管刘振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道圣旨。待看到朱允炆示意后,立刻展开圣旨道:“圣旨下,张辅接旨!”    “臣张辅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原大明驻朝鲜内禁卫副将张辅,忠勇勤勉,屡立战功,特晋升为少将,所部改编为近卫第十骑兵军,张辅任军指挥使。    ……    钦此!”    跪地听旨的张辅本以为是处死自己的圣旨,没想到却是晋升的诏令,更让他没想到的是近卫骑兵军,这意味着自己背负多年的叛逆罪名,从此将烟消云散;自己也可以昂首挺胸的面对同僚了,自己的老母、妻儿也能够堂堂正正,不再夹着尾巴做人了。    想到这里,张辅连连叩首,泣不成声:“臣张辅谢主隆恩,谢主隆恩,谢主隆恩!”    “文弼,你起来吧。”    “是!”    看着张辅鼻涕眼泪一把的样子,朱允炆令刘振给他拿了个手绢,擦拭了一下。    “文弼,以前的事情一笔勾销,朕不会再提旧账,一切都往前看,可好?”    “谢皇上!”    “你从朝鲜带来的一万人还在城外,朕会从禁军中给你补充五千人,这样你手下就有一万五千人了。”    “朕要你立刻出古北口,接应魏国公徐辉祖,记住,魏国公不能有任何闪失。另外翰林学士杨荣做你的长史,随你一同出征,有事情你们可以在路上商议,快去吧!”    “是,皇上!”    ……    张辅捧着圣旨,走出了行宫,回头望了一眼,然后又看了看手里的圣旨,不由得向行宫方向双膝跪倒,嚎啕大哭,连连叩头,额头都磕出血来。周围的人都莫名其妙,不知道这个威武的将军为什么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哭的这么伤心!    良久,一身青衣官服的杨荣走了过来,扶起张辅,低声道:“将军,军情紧急,我们得赶紧出发了!”    “嗯,”张辅点了点头,抹了抹眼泪,又拜了三拜,才起身上马出城去了。    文华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