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在线阅读 - 58.鸡啄完米,狗舔完面,火烧断锁 (加更)

58.鸡啄完米,狗舔完面,火烧断锁 (加更)

    这....

    大臣们没理由拒绝。

    效仿先王降雨,是极好的。

    梅伯也是宗室成员,不过与纣王的血缘已经相当远了,大概是刘协与刘备的关系,心情好喊声王叔,心情差那就对不起,你是哪个山沟里来的亲戚?

    不过梅伯从来都不是凭出身的,他有能力,直言善谏,靠着个人能力一直做到了上大夫。

    这么个有能力的人物,自然想到了纣王想以天命之论来以王权对抗神权,可他更知道,这一步迈太大了。

    所以他一直对天命之论不满,数次上谏,虽然纣王从未纳谏,但他自我感觉良好,这不就改变了吗?

    先是凤凰山祭祖,再是祭祀求雨,这都是纣王释放的善意信号。

    天命还是那个不可逆的天命。

    唯一的问题就是,这雨,真能求来嘛?

    难道....

    梅伯看向了老成持重的闻仲。

    闻太师通晓仙家道术,也许真有办法。

    找了一处宅邸住下后,闻仲前来拜见。

    子受见闻仲来了,道:闻太师,你看,这灌江口连日大旱,已经成灾,孤为此忧心忡忡,不惜亲自为他们祭祀,可竟然还有宵小造谣,真是失望啊。

    大王....闻仲面色复杂:不知大王有何降雨之法?

    降雨之法?子受笑吟吟道:先祖成汤登坛祭祀,便降下甘霖,这不就够了吗?还需要什么法?

    闻仲急道:老臣懂些道术,却不晓降雨之法,大王如此郑重祭祀,若是祈不来雨,可会惹得民怨啊!

    子受摇头道:雨又怎么是祈来的?连月干旱,民不聊生,此地本就应该降雨。

    闻仲觉得这位为民分忧的君王,有些过于天真,雨怎么是想下就下的呢?

    他一横心,道:老臣在仙家之中颇有几分薄面,这便上了天庭,替大王求得雨来,也为这灌江口百姓解得烦恼。

    别啊!

    子受刚要开口,一寻思,算了。

    天帝肯定不会卖闻仲面子,而且这是人家家事,搬出截教都不好使。

    应付了闻仲之后,子受召来尤浑。

    尤浑搞建设很让人放心,建烽火台就完成的不错,美中不足的是他不敢把贪财带到工作上,不敢建豆腐渣工程,也不知道杨妃卖给崇侯虎的府邸是谁所建,那是个人才啊!

    不过也无大碍,自己得亲上祭坛,如果建个豆腐渣祭坛,容易有生命危险。

    尤卿,祭坛就交给你来建设,只需这般这般.....子受耳语一番。

    尤浑面色一白,直接跪了下来,颤声求饶:臣臣求大王,饶臣一命啊!

    子受皱眉,男儿膝下有黄金,不能乱跪。

    严肃道:尤卿,满朝文武,知道孤最放心的人是谁吗?

    臣...不知。

    是你啊!卿之忠义,孤深知,如果连你都不能按照孤的吩咐建设祭坛,朝中还有可信之人吗?

    孤之有尤卿,犹鱼之有水也,此等重任,非你不可,只管去做,无人敢责怪于你!

    犹鱼之有水....

    尤浑颤抖的愈发厉害,他从未想过,自己在纣王心中竟是这样的重要。

    顿时就被忽悠瘸了,纳头便拜:臣,定不负所托!

    .....

    连月的干旱,已使灌江口弥漫着一股奇怪的气氛。

    在听闻纣王要替他们祭祀求雨后,流言更加止不住了。

    甚至比之前,更加严重。

    街面上,许多人暗中议论着什么,这年代的人们,对鬼神之说深信不疑。

    百姓比尤浑更好忽悠,苏护能用天命之论忽悠三军将士死战,百姓们也能自己忽悠自己,觉得干旱天雷都是天命之论引起的祸事。

    谁都知道十次求雨有九次求不来,大商距今六百多年,也就一个成汤求雨成功了。

    更何况祭祀的人,是一个不敬天,大呼我就是天命,要制天而用的纣王。

    这能成?

    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吧!

    万年历是好,能知晓节令,可具体的晴雨,还是老天说了算!

    百姓都是朴实的农民,觉得既然收成都得靠老天赏饭吃,那这一手,无异于断人生路啊!

    闻仲去了一趟天庭,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等他回来的时候,尤浑都已经把祭坛建好了。

    天帝不给他面子,也不给截教面子。

    竟然在披香殿放了一座米山,让鸡在那儿啄,又放了座面山,让狗在那儿舔,还有一个大锁,用蜡烛来烤。

    说是等到鸡啄完了米,狗舔完了面,蜡烛烧断了锁,才会降雨。

    这等到什么时候去了?

    可事关天帝家事,闻仲实在不好插手,而这时候想拉同门相助,也晚了。

    闻仲抬头看着祭坛,这祭坛高有三米,在金灿灿的阳光下很是壮观,格外的吸人眼球,一旦求不来雨,也格外拉仇恨。

    他只能另做降雨失败的准备,拜托会降雨术法的同门来灌江口一行,今天降不了,迟几天降,也好将民愤民怨降到最低。

    子受带着十个近卫上了祭坛,闻仲没有办法,早就定好日期,百姓都已经到场,突然取消影响更不好。

    祭坛有些晃悠,其实本能承载四五十个人,但近卫们一个顶仨。

    子受昂首看天,很好,完全没有一丁点下雨迹象。

    崇应彪胆子大,忍不住问道:大王,真的会下雨吗?

    会的。子受郑重其事的点头,神情肃穆的说道:成汤先祖能招来甘霖,孤必然也能做到。

    崇应彪看着下方一脸愁色的闻仲:闻太师好像也没办法了。

    子受面无表情,他知道闻仲去了趟天庭,看来天帝不为所动。

    这么说,天帝就更不可能因为自己这个制天而用的人王而降雨了。

    聚集在祭坛附近的村民,越来越多,御林军开始维持秩序。

    一个扛着锄头的农民路过,低声对着身边的老头道:听说纣王,要祈雨呢。

    真能下雨?

    你看这天象,能下雨吗?本就是上天对纣王的谴罚,不收回言论,天谴不会断的!

    可看纣王似乎没有收回言论的意思.....

    降不下雨,岂不成了笑话?

    嘘,慎言。

    人群中,一个面白无须的少年,静静看着。

    .....

    求推荐票,求打赏,还欠两章